新中国60年电力行业发展纪实(6)

2025-04-26

  2002年以后,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强度达到1.6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2005年开始,国家节能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保证规划任务的完成,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包括:批准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启动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2005年—2008年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节能减排方针政策,通过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节能技术、加强管理、加大节能执法力度、积极动员全民节能等手段和方法,各项节能政策措施广泛推广,节能成效显著。截至到2008年底,“十一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0.08%,完成20%目标进程的47.63%。三年累计节能近2.9亿吨标准煤。

  三、中国能源发展展望

  纵观中国能源六十年发展历史,能源发展格局始终立足于中国能源资源实际,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电力成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流。过去的六十年中国能源发展成就巨大,而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能源发展成就将更加辉煌。

  13个大型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

  根据2006年《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我国将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东、蒙东(东北)、云贵、河南、鲁西、晋中、两淮、黄陇(华亭)、冀中、宁东、陕北13个大型亿吨级煤炭基地。到2010年规划建设完成,煤炭产量将达到17亿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将对我国能源供应情况的改善和能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煤炭资源、做大作强中国煤炭产业意义十分重大。

  核电产业发展

  根据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我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将建设几十座核电站。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3座核电站,拥有5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总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将超过2600亿千瓦时,核电占我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的比重4%左右,发电量比重占全国发电量的6%以上。

  特高压电网建设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全面建成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基本建成西北750千伏主网架,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跨国电力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公司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达到38.9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16.4亿千伏安,跨区、跨国输电容量达到8500万千瓦,交换电量达到3800亿千瓦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面发展特高压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核心,联结各大区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网架。到2020年,建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53座,变电容量3.36亿千伏安,线路长度4.45万公里;建成直流输电工程38项,输电容量1.91亿千瓦,线路长度5.23万公里;特高压及跨区、跨国电网输送容量达到3.73亿千瓦。届时,从周边国家向中国远距离、大容量跨国输电将成为可能。

下一篇:市劳动保障局窗口工作经验做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