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电力行业发展纪实(4)

2025-04-26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能源工业的发展。六十年来投入巨资不断加强能源生产基础建设、提高能源生产科技和装备水平,增强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建国六十年间,我国能源工业投资以年均14%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15%。是我国同期投入最大的基础产业部门。其中:煤炭采选业年均投资增长12.8%;石油天然气开采年均增长1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年均增长15.2%;电力及热力供应业年均增长15.3%。新中国六十年能源工业不断发展,能源供给持续改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能源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改变,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我国能源工业全面打基础、起步和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能源工业曲折前进的时期。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为尽快恢复煤炭生产并加快煤炭工业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煤炭基础建设。重点扩建了原有的开滦、大同等15个老矿区,新建了平顶山、潞安等10多个新矿区,建成投产矿井205处,恢复和新增生产能力共计8912万吨。与此同时还进行了煤炭开采和生产技术改造,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大大改善,安全生产状况良好,生产效率提高。到1957年新中国煤矿生产和管理水平、煤炭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0.237亿吨提高到1957年的1.307亿吨。为新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刚刚发展起来的煤炭工业受到很大影响,煤炭生产、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产量明显下降。

  这一时期,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迅速。1953-1959年,先后开发建设了克拉玛依油田、冷湖油田和四川油气田。石油炼制工业也通过修复、原有炼油厂改造和新炼油厂建设得到初步发展,原油加工能力增强,主要石油产品产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到1959年,我国原油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提高到373万吨,石油加工能力由1949年的17万吨提高到579万吨,实际加工原油395.6万吨,生产石油产品品种309个,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类主要石油产品产量达到234.9万吨,自给率达到40.6%。

  60年代是我国石油工业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期,大庆、华北石油会战的胜利,炼油技术攻关的成功,使我国石油工业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建设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几个大油田,原油和石油产品产量迅速增长。1965年石油产品实现全部自给,结束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石油生产大国。

  (二)开革开放以后,中国能源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供应的需求,从1978年起,能源工业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运行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能源工业飞速发展

  我国能源改革是从改革能源经营管理体制,促进能源工业发展,解决能源短缺,缓解能源供求紧张局面开始的。

  为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国家分阶段有步骤的对煤炭工业实施改革。从1978年起开始在对煤炭行业进行调整和整顿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1984年开始改革煤炭投资体制和价格体制,1993年开始逐步放开煤炭价格,在取消煤炭补贴,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同时将煤炭企业推向市场。1998年国家改革煤炭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相继实施关井压产、减人提效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2002年以后国家进一步改革煤炭投资体制,煤矿项目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煤电价格联动”。通过积极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持续加大煤炭建设投资,煤炭生产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生产装备条件极大改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煤炭产量大幅增长。自1996年起连续多年,中国稳居世界第一产煤大国地位。

下一篇:市劳动保障局窗口工作经验做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