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经理人余世维心得(整理10篇)(5)

2025-10-19

可是他讲了一句话,我大吃一惊,喝春酒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各位同仁谢谢了,今天大家来喝这场春酒,等下高级主管全部留下,我们谈谈今年的计划,应该要做些什么?这个话我大吃一惊,但是我没有吭气。

一个公司是不能在过春节的时候,或1月来谈今年干什么?应该说明年做什么?今年都要想完了。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把戏,譬如说我们请5个中国人寿,比如说浙江分公司也可以,找5个主管出来,我们拿5个房间,一个房间请他们进去一个,给他一张A4的纸,再给仔一支笔,叫他写一下。

中国人寿浙江分公司,未来两年做什么?未来3年要做什么?未来5年做什么?不要讲了,只要晓得5年就好了。如果他们5个写出来的答案完全一样,我就服气了。这表示这公司很厉害,大家对于未来的动向都有一致的看法。

通常大部分的公司这东西好像有做,又好像没有做?给每个主管留下来的印象其实并不很深刻,原因就是因为,什么东西一习惯了,大家照这个模式继续的进行下去,对于未来就没有什么看法。

上海很多外企,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你看的出来,这两种不同文化在里面做的时候,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看看上海的西门子,还有上海的菲利浦,他们的10年计划统统就做完了,3年之内,一定要把产品拿出来重新整理,5年之内一定要发展策略联盟,10年之内一定要成立两个上中下流的连锁企业,现在就开始规划。

那个上海贝尔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消息刚刚传过来,上个月刚刚签完字,阿尔卡特和中国上海贝尔合并。所以,从下个月开始,他们的名称叫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但是英文里面是倒过来念的,阿尔卡特贝尔。不管谁在前面后面,最重要的是这个策略联盟开始了。成功网

其实贝尔的那个老总西国华,以前就是上海电信局的局长。我跟他也算是蛮熟的,他请我吃过3次饭,其实他在3年前就跟我在讲,他说我们这个贝尔在中国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个策略联盟的对手。所以他在3年前讲过的这句话,今年就实现了,他们跟阿尔卡特策略联盟。

你们想想看中国人寿也是个大企业,是否也应该有这种想法?短、中、长期目标。那我举两个例子说明,大家都有这种想法。一个是日本三菱,他们目标做到公元21。

三菱公司他说,我们是一个大企业,总资产60兆,员工40万,是不能不这样注意的。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大企业,员工上10万以上的,所以,他们现在就把计划做100年后了。

另外一个公司也是这样,不是只有日本人会这样想。上海九江路有个公司,APP金光集团,你可能用过他的纸,这个公司是造纸的,也是把计划做到2100年。因为他的情况很特别,因为他是纸业,这个东西必须要想的长远。APP金光集团老板姓王,是个印尼的华侨。

他说100年以后,全世界都不准随便砍伐木头,100年之后,中国一定不再允许,任何纸张开始申请牌照,给他挂牌,100年以后谁没有自己的纸张厂,谁就不要造纸。

所以在App金光集团在广西跟南海,租了250万亩的土地,开始开发树林。因为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通常我们叫出租,而不讲购买。

现在就把树苗种下去,种下去以后,那个王老板在广州中国大酒店请全体员工吃饭,讲了这么一句话:谢谢了,各位,我们的树苗种下去了,100年以后,这个房间里面包括我任何人都死了,但是我们的后代,有木头可以采伐。谢谢了,就把酒喝下去了。所以,他们现在就要想到100年以后。这种观念叫短中长期目标。

中国人寿虽然不是一个造纸企业,但是有人想这样一个问题吗?我们把问题,上纲到国家,看看国家在想什么?我们来看一个概念,日本在中国的南方,一直在不停的部署,就是随时准备做好跟中国打仗的准备。

所以日本人,在这个事当中,全国都基于这种共识,所以不光日本国防部有这个想法,这个没有什么稀奇,整个日本全国具备这种想法。为什么?我讲两个道理你听听看,他们是否全国皆兵。

中国大陆一个河北的石家庄,一个山西的太原跟大同是产煤的地方,你认为最大的买主是谁?日本。其实日本这个国家不烧煤的,你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他大量的向中国采购煤炭呢?

其实二、三十年来日本大量不断的向中国采购煤炭,回去以后在日本的下关下船,然后统统用水泥把他封起来,封成一个个石方,然后沉在内部的内海的海底。听说现在已经沉下去半个太原,这个煤炭是准备将来跟中国打仗的时候要用的。

公元至,中国跟日本可能开战。这时候中国的核潜艇可能封锁他的太平洋,中国如果那时有航空母舰,可能出动在日本海,日本主力舰如果跟中国不能突转,就把这个煤炭挖起来烧。所以,现在就开始在采购了。所以,中国一船一船的煤向日本去,统统沉在他的海底,不知他心中有什么想法?

第二件事情,从人造卫星,看下去,整个日本是条绿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的树一棵都不砍。所以在日本砍任何一棵树,都要经过日本政府的许可,因为他们把森林看成重要的资源。

可是全日本都用筷子,那怎么办?就中国东北、黑老江、大兴安岭的木材统统向日本出口,从乌苏里江送下去,在海参崴整装了以后,向日本外销。

所以日本人买的全部是我们东北的木头,买回去以后全部削成筷子,给一亿一千万人口使用。当他们吃完以后,没有一根筷子是丢掉的,全部收起来,再给他磨成纸浆,卖给人民日报印报纸。所以人民日本印报纸的纸浆全部是自己的木头,不过是在日本的嘴巴上面转了一圈。

这两个故事,给你一个什么启示?一个国家要有危机感,就要像这样子,全日本都有这种危机感。每一根筷子都不丢,知道那个是纸浆的原料,每根筷子来自中国的木头,知道自己的树是不能砍的。所以这个图,在他们那里讲是一个国民意识,就是中国的南方非常的小心。

日本的海军一直在刺探中国的情报,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海军的总人数,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二位,已经超过了俄罗斯了,仅次于美国,他还叫做海上自卫队。

其实只差航空母舰和主力舰没有做,其实是个标准的海军,他只是称他为自卫队。但是做军人总要有磨练的机会吧!有机会要打打仗吧!所以他一找到机会,就总是要操兵一下,练一下。

这张照片是刚刚照没有多久的,日本出动运输机,支援阿富汗战争,其实那地方挥手的统统是日本军人。那个飞机已经在巴基斯坦,所以日本为了这个事情出动。为什么?做军人就是要常常练习练习,所以日本的军队好久没有打仗了。

上一次打了波斯湾战争,日本就想要参战,美国总统就是现在那个小布什的爸爸没有同意。这一次日本人又出动了,这一次他们美国改变了一个方针,允许日本做后勤。所以他们的运输部队,后勤部队就统统出动了。日本实际很想参加前卫部队,希望美国让日本参加,打那个野战。可是美国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妥当。

所以日本的前卫部队到现在没有出动,下次如果世界上再有什么战争,日本兵还希望出兵,来练习练习他的野战部队。其实他们在做打仗的准备,积极地做好跟中国战争的准备,中国是亚洲新列强,日本是亚洲霸权,这两个国家非打一仗不可。

不打一仗,不能够岁了,没有办法了,你们的小宝要上学了,注意你们的小宝的EQ,注意他的管理,注意他从小长大的生活习惯,到那时你们家的小宝,是跟日本家的小宝,一起打仗,我们看看是谁的训练比较好。

中国跟日本100年打一次,19世纪干了场甲午战争,我们输了,20世纪又打了8年抗战,我们又输了,要不是美国丢了两颗原子弹,我真不晓得、真难想像,中国是否要亡国了。

我到日本去的时候,你猜他们讲了句什么话?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这个是他们永远记住的,21世纪跟中国再干一仗。

万一又输了,我们中国就22世纪,100年打一次,这件事情全日本都记在心上。我们现在搞经济发展,不承认错误,至少要有这种忧患意识。

所以,我觉得美国其实不是中国的心腹大患,美国那个家伙,喜欢当老大,没有事就过来问,你看谁是大哥?那当然是你了,老大!他就说,说得也是!走了,他就走了,你就不要管他了。他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

倒是那个小日本就不同了,一碰到的时候就说,日中友好,一边握手,一边在那里磨刀。没有事就嗯搞你一下。所以我们躺在旁边那个日本,我晚上都睡不着觉。那个美国,我坦白讲,我真的无所谓。

以我对这两个民族的了解,因为与这两个民族交往了20几年,不是读书就是就业,不是出差就是在那开会。所以,我到现在还有一大堆的美国和日本朋友,我对这两个民族的看法始终是耿耿于怀。所以,我始终认为日本这个国家,迟早要跟中国干一仗的,因为他们天生下来就是缺少资源。为了活下去非打不可,你认为怎么办呢?虽然这个问题是个国家问题,那么跟企业不是完全一样吗?难道中国人寿不能想像,我是一个缺少市场和资源的企业吗?我也要在人家的腰上咬一口啊!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那人家也是这样想你们的,也是在你的腿上开饭吃一口肉,也是一样的嘛。所以每个企业都要有短中长期计划。你们的计划是什么?我们不用讨论,那时有没有,你自己在心里想想看。

篇10:余世维有效沟通培训心得

没有宏大的会场,没有庄严的仪式,只有爱心与智慧的交汇,只有期许与信任的结合。2008年11月18日这一天,公司以光盘播放的形式对全体行政员工进行了由培训界赫赫有名的余世维老师主讲的《有效沟通》内部培训。不愧是有名的培训界精英,余老师的讲座寓庄于谐,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引起了培训会场的一片片笑声。而短暂笑声之后是我长远的思考,是我年轻心灵的强烈震撼。毕竟培训是短暂的,而工作却是长久的。

其实,说起沟通,我们大家肯定都不以为然。肯定认为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沟通,清醒时在沟通,不说话时也在沟通。沟通这个事情,只要是有嘴有眼的人,谁都会。可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在沟通的层次方面又真正地做到了多少呢?世间有许多事情,一提来大家都明白,实际上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得到。听了余老师的讲课。我才清楚的明白了,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在沟通方面我们只是做了一个皮毛,根本没有真正的做到位。真正能够掌握沟通技巧的人很少,而完全能够熟练运用沟通技巧的人几乎不存在。当然对于我自身来说,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在一些如“工作会谈、出门坐车、各种聚餐”等等的礼节方面不是不懂,平时在这种场合上没有多加留意。这是我以后工作、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的对策就是去书店买本专门讲各种生活礼仪方面的书,在工作空闲的时间看看。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交际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工作上的改进,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想进步、要想成功,就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描绘属于自己的事业蓝图。

1、工作中要更加注意细节,要把自己的各项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的做好。因为一件工作往往是一个细微的细节就能决定整体的成败。正如我看过的一篇文章,在一次商务谈判中,仅仅是因为谈判资料没有编写页码,在谈判双方不小心的争执过程中,谈判资料掉到了地下。因为没有编写页码,导致资料无法一时排出顺序。而客户方因为这个细节,认为对方工作态度有问题,最后导致谈判破裂。几千万的定单就这样失去了。工作中其实有好多这样因为细节而整体计划失败的案例。而这也充分了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基本上做的可以。但是再好的鸡蛋它都会有瑕疵,更何况工作呢?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意这点,在工作中细心负责,再接再厉。

2、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不要有任何怨言。多做多学习。在这个层面,我觉的我一直以来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我一直是尽力保质保量的做好。能一个小时做好的,决不拖两个小时。这也许和我性格是急性子的原因有关吧。有事情喜欢尽快做好,做事通常给人感觉是风风火火,精神十足的。但在这里,有一点我自己是要多加注意的。就是做事急可以,但是要稳定好情绪,不要过于急躁。

3、人力资源工作好多时候都要和基层的员工接触,在这点上,需要在一些层面加强自己,注意更好的沟通。①、尽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专心、耐心的与员工谈话,不要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和对方谈话。②、尽力与对方产生感情共鸣,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③、生气时不要与人交谈,要尽量避免把私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④、避免争论及直接批评别人。纠正别人的话时,要尽可能把话说的婉转、适当一些,要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争取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交流能力、专业技能,使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一名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士,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下一篇:教师带教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