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课,学生质凝。 五、作业布置 一、判断。
1、比0大的数都是正数。 ( ) 2、比5小的数只有0、1、2、3、4。 ( ) 3、0是负数。 ( )
4、气球上升2米,又上升-2米,共上升4米。 ( ) 二、填空。
1、去年亩产小麦增加26千克,记作+26千克;前年亩产减少10千克,记作( ) 2、3月份出生人数300人,记作+300人; 2月份出生人数是-100人,表示( )100人。 3、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 )边,离开原点( )个单位长度。 三、填>、<或=。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百 分 数
教学要求:
1、 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课时安排:
1、 折扣....................1课时 2、 成数………….…1课时 3、 税率…................1课时 4、 利率……………….1课时 5、 学会购物…………..1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1课时
5
第1 课时 :折扣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6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结课,学生质凝 五、作业设计
1、铜仁到贵阳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
2、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
3、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成数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 :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7
2、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
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 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还
有哪些不理解的? 五、布置作业。
第 3课时 税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绿色圃中小学教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
8
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五、作业设计
1、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2、楚天餐馆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楚天餐馆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
3、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4、某中介公司为顾客出售房屋,会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中介费。该中介公司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费3200元。按规定卖房还要按房屋售价的1.5%缴纳契税。李奶奶出售这套房屋最终得到多少钱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