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分类(共2课时)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
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
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 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 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 (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 (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 (各组反馈)
小结 (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
字6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