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
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 3 篇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引
导学生明白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本单元还安排了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
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够说清寻求帮助的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个
部分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
能力,并通过古诗阅读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养学生
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加一加、减一减、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37 个生字,会写 20 个生字,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 3 个偏旁,学习 4 个多音字。
2.利用学生生活实践学习并积累AABB 式和描述动作的相关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古诗《赠汪伦》。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步体会友情的可贵,培养学生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5.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6.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
种快乐。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说清寻求帮助的
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友情”这一核心内涵的理解。
3.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和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变变收获和感受,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可贵。
4.学习用拼音查字法查字典。
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本
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课时安排: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 课时
6. 树和喜鹊 2 课时
7. 怎么都快乐 2 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1 课时
语文园地三 2 课时
5、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
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
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本导学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
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
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写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7 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两个小动物,这两个小动物非常
可爱,你们想看看吗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
(1)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1.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自由交流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全班交流。
你见过小公鸡和小鸭子吗说一说你印象中这两种动物的样子。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完整的句子。(读 2 遍课文)
(一)出示 PPT课件看动漫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一共
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 4 个自然段, 2 幅图)
(二)出示 PPT课件生字,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分小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4.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先答正确者获胜。
(2) 2~3 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其他同学跟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
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课件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有什么
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出示课件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
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个捉到虫子,一个捉不到
虫子板书:捉虫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想想:“小鸭子急得直哭”应当以什么语气读
5.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三)学习3、 4 段 (方法同上 )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两段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释疑为什么小鸭子能下水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
(出示课件)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3、 4 段。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 ”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 4 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 1)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2)生思考: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
(3)同桌交流以上问题,并举手回答。
(4)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交流:
(a)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b)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5)回答以上问题。
(6)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说话,全班交流评价。
(7)分角色朗读课文1、2 自然段。
(8)同法学习交流3、 4 自然段重点讨论: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
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9)学生朗读以下句子:
(a)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b)“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c)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10)我会读好下面的句子。
(a)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b)“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c)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11)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公鸡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也下了水。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
鸭子的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的身边。小鸭子游到小公鸡的身边。
四、归类观察,总结课文
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
先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向大家汇报。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他、河、说、也、地、听、哥,引导齐
读,并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河, hé,拼读音节,读词语: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河, h6,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一共 8 笔。河水的“河” )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余的生字)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认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要点。.注意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6.自由练习书写。全班展示。
7.按要求写字。
加偏旁变成新字:
也
换偏旁变成新字:
近
(8)比一比,组成词。
他()地()
河()哥()
听()近()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
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2.读有关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5、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公鸡会捉虫小鸭子会游泳{团结友爱
不会游泳
不会捉虫互相帮助}
6.《树和喜鹊》
一、教材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