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中国食品学报
2014年第2期
图1菌株G1在PDA平板上的菌落形态
图2菌株G1显微形态(×1000)
Fig.1ColonymorphologyofstrainG1onPDAplate
Fig.2Micro-morphologyofstrainG1(×1000)
2.2.218SrDNA序列分析菌株G1基因组DNA与18SrDNA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见图3、图4。基因组总DNA完整,没
有蛋白质等杂质,可满足PCR扩增试验需要。
18SrDNAPCR产物在1700bp左右有一特异性条带。PCR扩增产物回收后经生工生物工程(上
海)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拼接后有效长度为
1668bp。
2
M
M1
4500bp
2250bp1500bp1000bp750bp
注:M.250bpDNALadderMarker;1.基因组DNA;
图3G1菌株基因组DNA电泳图
2.18SrDNAPCR产物。
Fig.3ElectrophoresisofG1genomicgene
图4G1菌株18SrDNA电泳图
Fig.4ElectrophoresisofG118Sgene
利用NCBIGenBank数据库的Blast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菌株G1的18SrD-2.3菌株G1液态发酵产酶培养基优化
2.3.1碳源及其添加量的优化分别以1.2%的
桔皮粉、果胶、乳糖和淀粉为碳源进行发酵,结果(图6)表明,以桔皮粉为碳源时,菌体的产酶效果最好,其次是果胶。由于桔皮粉与果胶具有充当碳源同时兼作诱导物的作用[15],因此产酶能力较强。由于桔皮粉是成分复杂的天然物质,所以能提供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成分,
以它为碳源时产酶能
NA序列与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同源性达99%。以根霉属(Rhizopussp.)(gi323903582)作为外类群,将18SrRNA序列与下载的相关菌株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见图5。同时结合菌
株G1的菌落和菌丝形态特征,确定菌株G1为黑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