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题
1.某企业2006年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日后勤主任出差预借差旅费1500元,用现金支付。 (2)3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3)3日用现金发放工资。
(4)6日企业将500000元汇往上海银行,开立采购专户。 (5)8日后勤主任报销差旅费1200元,差额退回。
(6)9日企业支付2个月前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35100元。
(7)25日汇往上海的外购材料款468000元回厂报销,材料已验收入库,余款通过银行收回。
(8)25日银行转来电信公司托收结算凭证和付款通知,支付电话费1800元。 (9)26日开出转账支票,偿还上月购货款117000元。 (10)27日车间主任报销车间设备修理费400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1)借:其他应收款 1500 贷:库存现金 1500
(2)借:库存现金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3)借:应付职工薪酬 200000 贷:库存现金 200000
(4)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5)借:管理费用 1200 现金 30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
(6)借:应付票据 3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7)借:原材料 468000 银行存款 32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0000
(8)借:管理费用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9)借:应付账款 1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10)借:管理费用 400 贷:库存现金 400
2.企业从2007年1月起对办公室实行备用金制度,经核定备用金定额为2000元。 (1)1日备用金保管员领备用金2000元。 (2)13日备用金保管员报销1600元。
(3)25日企业决定取消备用金制度,备用金保管员报销单据1400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1) 借:备用金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2)借:管理费用 1600 贷:银行存款 1600 (3)借:管理费用 1400 库存现金 600 贷:备用金 2000
第三章 练习题
1.A企业于2007年6月7日销售商品一批给B企业,应收账款500 000元,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1/20、n/30;B企业于6月20日付款,计算A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
答:A企业实际收到金额=500000*(1-1%)=495000
2.甲企业2006年11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销售收入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商品已经发出。乙企业交来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的商业承兑汇票。甲企业三个月后持此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2%。编制甲企业收到票据、年终计提利息、贴现和到期收回票款的会计分录。(假设银行有追索权)
答:收到票据: 借:应收票据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 975 贷:财务费用 975 票据贴现: 借:应收票据 487.5 贷:财务费用 487.5 借:银行存款 59582.25 财务费用 1842.75 贷:短期借款 61425 到期收回: 借: 短期借款 61425
贷: 应收票据 59962.5 财务费用 1462.5
3.东方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债券市场购入宏祥公司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10 000张,该债券期限为3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利息,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 东方公司支付购买价款992.77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东方公司购入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假设实际利率为6%)
假定东方公司每年确认一次利息收入,编制东方公司购入债券到收回投资全部的账务处
理。
实际利率求解过程:
2
992.77+20-40=40/(1+r)+1040/(1+r)r=0.06(约等于)
年份 2007 2008 期初摊余成本 (a) 972.77 991.14 实际利息(6%) (b) 58.37 48.86* 现金流入 (c) 40 40 期末摊余成本 (d=a+b-c) 991.14 1000 *考虑了尾差
答: (1)2007年1月1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贷:银行存款 1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3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3)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8.37 贷:投资收益 58.37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5)2008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86 应收利息 40
贷:投资收益 48.86 (6)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4.长江公司2007年4月10日购入欣强公司的股票2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买价10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5月20日收到欣强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6月30日,欣强公司的股票市价为9.2元每股。12月31日每股的公允价值为9元,长江公司认为市价的下跌并非暂时性的。2008年1月20日,长江公司以每股9.6元的价格出售全部欣强公司的股票。 长江公司是上市公司,按要求需要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长江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2007年4月1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70 应收股利 40
贷:银行存款 2010 2007年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2007年6月30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0 2007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2008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70 投资收益 120
第四章 练习题
1.某企业2007年3月初结存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乙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余额为30 000(贷方)。
本月购入乙材料的实际成本15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25 500元,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购入原材料(乙)的计划成本110 000元,本月发出乙材料用于制造产品,发出材料计划成本80 000元。
要求:(1)计算乙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本月份发出乙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3)计算本月份发出乙材料的实际成本。 (4)做相应会计分录。 答:(1)(40000-30000)/(50000+110000)=6.25% (2)80000*6.25%=5000 (3)80000+5000=85000
(4)借:物资采购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0 贷:应付账款 175500
借:原材料 11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00 贷:物资采购 150000
借:生产成本 85000 贷:原材料 80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0 2.某企业甲材料有关资料如下:1月初结存成本90 000元,结存数量500吨;1月份发生如下业务:2日购进500吨,单价200元,15日购进300吨,单价190元:4日、20日分别发出300吨、400吨。
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1)先进先出法
300*180+200*180+200*200=130000 (2)加权平均法
(90000+500*200+300*190)/(500+500+300)*(300+400)=133000
3.甲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千克。4月30日“原材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为7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为707元,5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5月1日,冲回4月30日按暂估价4800元入账的A材料480千克。
(2)5月6日收到有关A材料的结算清单。清单上注明材料500千克,买价4500元,增值税765元,运杂费325元。材料短缺20千克,经查属正常损耗。所有款项以支票结算。
(3)5月18日,发出材料5100千克。其中,生产产品耗用4800千克,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00千克,安装该车间设备时领用200千克。
(4)5月28日,购入材料3000千克,买价27000元,增值税4590元,承担运杂费1932元,款项均以支票结算,材料如数验收入库。
要求:
(1)计算5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2)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3)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答:(1)-707+25-1068= -1750
-1750/(70000+30000)= -1.75% (2)借:生产成本 48000 制造费用 1000 固定资产 2000 贷:原材料 51000 (3)借:材料成本差异 892.5 贷:生产成本 840 制造费用 17.5 固定资产 35 4.本月份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和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分别为3 000元和100元,成本差异率均为-2%。单独计价包装物的售价为4 000元,增值税680元,款项存银行。
要求:作相应会计分录。
答:借:银行存款 46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940 材料成本差异 6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000 借:销售费用 98 材料成本差异 2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100
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