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中国教育史笔记(3)

2025-11-09

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专心致志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 赠言: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第六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3★大题)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荀卿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荀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材料是现存的《荀子》,共32 篇,大部分为荀况本人所著。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一)?性伪之分?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的本能

11

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二)?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三)?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二、教育目的

统一的时代需要,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三、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五经?

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 四、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二)知

12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 第二,?虚一而静?, ?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 虚心,不要先入为主 一 专心,不要一心二用

静 静心,不以胡思乱想和感情冲动来扰乱人的正常思维。

心能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接受新知识。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他物干扰思绪。心始终在活动着,但又不能让无关思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绪。 (三)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强调?尊师?,将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第七节墨家的教育思想 (2★大题)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 一、论教育作用 (素丝说)

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13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论教育的目的 培养目标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 三、教育内容

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要求,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的标准。其宗旨在于造福全社会。在教育内容上,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1★选择)

“类”是指事物的类别、分类,

“故”是指事物的原因、根据或行动的目的,同时他又是另一事物发展的结果。 “察类明故”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或辩论时,应当进行合理的分类,找出各类事物的同异、因果及其根据,以探索前后的发展联系。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选择)

墨子,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四、教育方法 (一)主动

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 (二)创造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

14

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三)实践 (四)量力 (五)论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

评价: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可贵的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这就使得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有价值的遗产。

第八节道家的教育思想(1★简答)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腆,而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庄周。道家鄙视和否定社会生活,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萧遥,阐述了富有辩证法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

一、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及教育的作用

道家认为人的最佳状态即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是如同婴儿般的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的质朴状态。社会文明的发展使人异化,摧残人的天性,背弃自然。

教育应是一个将种人为影响逐个消减的过程,人须注意教育的副作用,教育中要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没有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作用。

15


凯程中国教育史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