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
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定义——动机(motivation)是引起、维持、调节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 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功能–激活功能——引起某种活动 –指向功能——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 –维持和调节功能——维持某种活动直至达到 目的,并在这一过程中调节有机体活动的强度 和具体途径 。
心理学
小张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
有特殊兴趣? 考好成绩,深造? 获得奖学金? 博得家长老师表扬奖励? 赢得同伴认同赞许? 提高就业竞争力? ……?
心理学
二、动机的产生
1、动机的基础: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 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心理学
你觉得饿了吗?
心理学
想吃吗?
心理学
2、动机的外部原因:诱因除了内部的因素,有时外部的刺激,也会引 起动机,从而激起某种行为。能引起个体动机的 外部刺激,称为诱因(incentive) 。 – 正诱因:凡是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由之获得 满足的刺激(奖励); – 负诱因:凡是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避离 而感满足者(惩罚)。
心理学
3、行为产生的基本心理模式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直接导致的,而动 机可以主要由个体的需要所驱动,也可以 主要由诱因所推动。一般情况下,动机是 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心理学
三、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 物学需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 需要。 –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
根据动机的来源– 外在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 产生的行为动机。 – 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心理学
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主导动机:在推动人行为的各种动机中表现强 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的动机。 – 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处于辅助从属地位, 所起的作用偏弱的动机。
心理学
四、动机强度与工 作效率 Q:动机越强,效 果越好? 工作效率取决于两 个因素: A.动机本身的强度 B.任务难度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1、概念 交往动机(即亲和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归 属于某一团体,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 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关于获得方式的两种不同观点: (1)本能行为 (2)后天习得行为
心理学
2. 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沙赫特(Schachter,1959) 亲和动机的强度与个人所处的情境有关。个 人在焦虑恐惧的情
境下,会产生较强的合群 或亲近他人的动机。 (1)合作 P.169 (2)情谊 (3)归属
心理学
心理学
二、成就动机
1、定义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 :是指 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 在动力。
–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成就动机高的人 –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
心理学
成就动机的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