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l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涉及厦门市的四所中等专业学校一年级十六个班786位学生(每个学校选取四个不同专业的班级)。调查的目的:了解中等专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目的动机、意志品质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为此,我制作了以下的调查问卷:
学生学习数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1.上课前您用在预习上的时间为( )分钟?
A.没预习B. 5-10 C. 10-15 D. 15-20 B. 20以上
2.您对数学感兴趣吗?( )
A.非常不感兴趣B.不感兴趣C.一般D.有兴趣E.非常感
兴趣
3.您认为数学重要吗?( )
A.非常不重要B.不重要C.一般D.重要E.很重要
4.上数学课时喜欢哪一种授课类型( )?
A.精讲多练B.多讲少练C.边讲边练D.满堂灌
5.您认为数学容易掌握吗( )?
A.非常不容易B.不容易C.一般D.容易E.很容易
6.您认为下列数学知识哪些容易掌握( )?
A.概念B.计算题C.证明题D.应用题
7.您毕业后还想学数学吗( )?
A.根本不想B.不想C.无所谓D.有点想E.很想学
8.您认为学好数学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帮助吗?
A.根本没帮助B.没帮助C.有点帮助D.有帮助E.很有帮助
9.上课能专心听讲吗?
A.根本不能B.不能C.有时可以D.可以E.很专心
1 0.您用于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为()分钟。
A. 10分钟一下B. 10-20 C. 20-30 D. 30-40 E. 40以上
1 1.您做作业时()。
A.经常抄袭B.有时抄袭C.与他人讨论D.有时与他人讨论E.独
立完成
1 2.您认为数学作业量()。
A.太多B.偏多C.适中D.偏少E.太少
13.做作业前复习所用时间为()分钟。
A. 5分钟以下B. 5-10 C. 10-15 D. 15-20 E. 20以上
1 4.您觉得数学作业()。
A.太难B.有点难C.适中D.容易E.太容易
15.您认为数学在实践中应用()。
A.根本没用B.没用C.有点用D.有用E.很有用
1 6.您遇到难题时()。
A.置之不理B.抄现成答案C.与同学讨论D.请教老师E.独
立完成
1 7.您学习数学的目的()。
A.提高数学素养B.应付考试C.为后续课程服务D.不知道
1 8.您的考前准备情况()。
A.平时努力B.考前突击C.不做准备D.看情况而定
1 9.您对待考试的态度()。
A.无所谓B. "60分万岁”C.应付了事D.尽力而为
20.毕业后,您喜欢从事与数学()的工作。
A.无关B.有一点关系C.有关D.关系密切
2 1.课堂记笔记情况()。
A.都有记笔记B.一般有记笔记C.较少记笔记D.没有记笔记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目的是增加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调查的对象从厦门市四所中专学校的每一所学校中,随机的选取四个一年级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并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样能比较真实客观的反映目前中专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总体上大部分学生在对待学习,对待教学秩序,对待考试,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对校规校级,基本上是服从的,对自己上学的目的是无私的。但是大量调查事实表明中职学生存在诸多共性问题,现状不乐观:
1.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表现不佳,特别是一些地市进行春季招生,使尚未初中毕业的学生提前预科,没有修完全部课程,一入学本身就带有缺陷。相当一部分学生个人幸福指数很低,对未来前途没信心,个人爱好单一,而且在学习、校规校级、课堂纪律、尊敬师长等方面的积极面正在大幅滑坡,令人担忧。
2.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与之前不同的课程体系就更加茫然,一是班级甚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气氛不浓,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严重影响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二是周围没有学习成绩优良的榜样,缺少起引路人作用的伙伴,前进方向不明。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的成绩普遍较弱。
3.文化基础薄弱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学习内部动力的形成、发挥。有的学生甚至对动手操作的实训课也不感兴趣。
4.再者部分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存有偏见: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学点滴技术,毕业后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就行了。这些家长在思想上已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与期望,更有甚者,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所有这些强化了学生不愿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陋习。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于是,无论是上文化基础课还是上专业课,学生都会走神、玩手机、睡觉、乱说话,甚至跟老师无理取闹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进而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教师的厌教情绪就可能产生。
1.2通过与中专学生、教师的交流了解,分析学生的现状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下班辅导、课间休息期间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及与学生的交流,在教研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发现2000级以来的中专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课外作业等情况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数学课难教:几乎所有的一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都认为现在的中专学生难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学生的数学水平层次差别大,在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难于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授课时要照顾到大多数中等程度的同学,内容讲得比较详细、面面俱到,使得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觉得教师上课重现他们已知的知识点太多,教学进程较 慢,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上课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导致这部分学生上课容易分散精力,对学习数学渐渐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按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对于入学成绩在300分以下的同学(约占三分之一),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初中的数
学知识掌握太少,已经降低要求了的中专数学教材对他们来说还是偏深,教师把教材内容处理得再浅显易懂,这些学生还是难以掌握。
课堂纪律差: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很不完善,对老师上课所授内容无法理解,加上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弱,无法较长时间的遵守课堂纪律。上课喜欢大声与同学聊天,影响他人学习;上数学课时抄其它科目的作业,打磕睡、看小说、写信、做手工等。更糟糕的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听老师或他人的劝阻。
意志力薄弱:学生具有惰性心理,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表现在上课时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监控自己的行为外,还表现在做数学作业时,不能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参考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养成了长期抄袭作业的习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能合理的分配和管理课余时间,不肯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有相当多的学生无节制地在晚上到网吧上网、玩游戏等,导致第二天不能正常上课。
学习不得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不注意预习、复习、做笔记外,还表现在对公式、定理忽略理解,死记硬背。认为只要记住公式、定理就可以了,公理困难,遗忘快的原因。忽略了公式、定理的导出过程,这是造成运用对数学命题重结论,轻条件。 是条件和结论紧密相连的因果关系,不注意条件的掌握,数学命题的特点常会到出错误的 结果。如误认为Y-捻+sinx(0<x< z)的最小值是4,是因为不注意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题时必须考虑“=”号的条件造成的。解数学题时,不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只会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