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跳港特大桥测量方案(2)

2025-09-23

3.1.2高程控制网布设

对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确认,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高程控制网进行水准控制点加密,尽量使水准和平面控制点使用同一点位。引测使用DNA03电子水准仪和因瓦条码水准尺,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后-前-前-后”)进行,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得超过10m,视线高度不低于0.35m。每站计算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移站继续测量,否则重测。

3.2、施工放样测量

通过甲供点以及复核加密后的施工控制点或者导线控制点,采用GPS、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由测量人员负责将设计图纸测设到相关施工区域。施测时应利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极坐标、GPSRTK、水准测量等)准确放出结构物中线、结构物特征点坐标以及结构物标高等测量数据。

3.2.1桩基施工放样

(1)桩基施工放样前应按设计图纸编写坐标计算程序,对设计的每个桩基坐标进行复合,确保坐标正确,报监理审核后,方可进行桩基的放样。

(2)在作业平台、钻机等施工条件准备就绪,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放样。其放样主要内容为桩基主轴线控制点、桩基水准控制点、各细部测量要素。放样完成后应测量已标注放样点实际坐标,并与设计坐标比较,相差不大(一般1cm内)可进行下一点放样。放样工作完成后需用50m钢尺按设计尺寸复核放样点之间的关系,确保放样数据无误。

(3)护筒复测

钻机班组下护筒前应牵拉十字护桩并自行控制护筒下放。护筒下好后测量队到现场进行护筒复测,复测时监理及相关人员应在场。复测步骤:

1用薄木板横放护筒顶端,在木板上放样桩基中心坐标,红油漆标注○

并反测其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符合,若超出规范要求则需从新放样直至符合。

2用白线牵带出护桩十字中心,调整护桩使其中心与放样点重合,○

用5m钢尺以护桩中心为准量出护筒偏差并记录,若护筒偏差过大(护筒壁与护桩中心距离小于桩基半径)应重新下护筒。通知钻机班组按调整后护桩从新调整钻机。

3用水准仪测量护筒顶标高,并用红油漆在护筒壁标识测量标高位○

置。

4将相关数据整理送交施工员。 ○

(4)终孔复测

终孔复测除具有护筒复测相同内容外,还需以下工作:

1复测护筒前应先测出钻机中心坐标(护桩中心)并记录,若与设计○

桩基中心偏差超出规范要求(5cm),则需按相关要求修复孔径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2根据调整后的护桩,在相应护筒壁上用红油漆标识,方便调整钢筋○

笼及防止下放钢筋笼时护桩损坏。

3.2.2承台施工放样

(1)陆上承台基坑开挖前要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位后,使用水准仪测出桩基顶面高程,以便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水上承台应在作业平台或钢围堰结构上测出高程控制点以便指导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

(2)破除桩头后,要对每根成桩的中心位置再进行一次测量,检查成桩中心位置与设计的中心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小于5cm限差,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3)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放样承台底各角点或测量放样承台底十字中心线控制点,平面误差严格控制在5mm以内。

(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丈量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承台模板立模后,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平面误差控在3mm以内,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并要测出承台顶面高程,并要在模板上标出承台混凝土顶高程。高程误差控制在3mm以内,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3.2.3墩柱施工放样

根据图纸所给墩号的道路中心坐标及方位角计算出距每根立柱砼面固定距离的立柱四角坐标(30cm控制线),采用全站仪,根据各控制点或加密点在承台面测设其四角坐标的平面位置,并用木工线以此四角点弹出墨线作为立柱平面位置的控制点。考虑到立柱顶标高时确定上部结构高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对各墩柱的标高进行精测。如发现控制点(或加密点)有被破坏或移位现象,必须立即从控制网对控制点进行联测。其施工放样主要流程及内容:

(1)在承台顶面上,放样定出墩柱中心位置,划十字线引出墩柱圆模的支模位置,并用红漆标识。

(2)按节段施工校验墩身模板轴线及特征点。

(3)支好模后,测量校验模板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并根据设计墩柱顶部标高,在模板顶选出标高点,用彩色胶带粘贴出标高线。模板检查合格并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方可进行下

道工序施工。

3.2.3盖梁及支座垫石的施工放样

为了确保盖梁及支座的放样精度,在立柱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其平面中心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为了保证其精度要求,要求使用全站仪及精密水准仪,以确保与设计位置相符,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在盖梁及支座施工前,必须进行平面控制点、高程点的复测及墩顶高程复测,并要与相邻标段联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2)在墩顶测设出盖梁及支座垫石的角点位置, 盖梁及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可通过各墩顶水准标志高程测设。

(3)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放出盖梁及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3mm。并使用全站仪或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支座垫石顶部高程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法控制,将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2 mm以内,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3.2.4梁安装测量定位

(1)架梁前要对垫石顶面高程进行复测和支座中心进行测量。高程复测采用水准仪测量,当水准仪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全站仪正倒镜法在墩顶测出一个高程控制点,然后以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用水准仪测量支座顶面高程。

(2)箱梁安装控制测量:先利用墩帽顶部的加密控制点架设全站仪与水准仪来控制箱梁的轴线与梁顶高程,箱梁安装后,可以在箱梁顶布设加密控制点用来架设仪器控制箱梁安装的轴线与顶部高程。

3.2.5预制梁安装测量放样

由于预制梁安装精度高,因此必须利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平面、水准测量定位工作。

(1)准备工作

1前一孔预制梁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将平面坐标控制点转移到前方○

立柱,以保证下一孔预制梁安装的顺利进行。

2可以将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转移到立柱顶上,对下一孔预制梁安装○

的测量工作进行直接控制。

3梁预制时在其梁顶设置定位点,数据在预制梁出场时随车带到安装○

现场。

(2)安装过程中的测量定位

各项准备工作完成,经测量监理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预制梁的安装工作。

1平面控制 ○

预制梁提升后,利用全站仪与各控制点(地面测量基准点或加密点、前方盖梁顶部平面控制点)确定梁的横向位置,利用全站仪定位梁的纵向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平面位置。

2标高控制 ○

利用预制梁顶部定位点的标高可以反推出底面的标高,微调起吊设备可以调整梁体底部的标高使其符合设计所需要的精度要求。

(3)整孔施工后的测量工作

整孔预制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将各点高程数据反馈给设计与监理,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3.3、挂篮测量放样 3.3.1挂篮承力及挠度试验

挂篮试验的方法比较多:本项目拟采用混泥土块法进行预压挂篮拼装检查完成后必须采用1.2倍的设计荷载进行堆载试验,检验挂篮的承载力


健跳港特大桥测量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无磷洗衣粉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