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三版期末复习提纲(2)

2025-09-26

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1、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决策问题时 2、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

3、决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难以胜任时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解决思路) 四项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做评论

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2、德尔菲法(专家判断法)

拟订问题,列出调查表,并附有背景资料;

选择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预见分析能力等方面与问题有关的专家; 将调查表邮寄给选定的专家,由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妥、寄回;

对第一轮调查表进行综合整理,汇总成新的调查表,再寄给专家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几轮。

3、名义小组技术(小组成员必须出席,但不在一起讨论、协商,从而小组只是名义上的)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 两个维度:相对竞争地位(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

6

2、政策指导矩阵(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创立)

二、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起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① 分析与建模 ② 模型求解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决策问题所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量,连它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 ①小中取大法: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②大众取大法: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③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行动方案 状态1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200 0 400 各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 状态2 状态3 0 20 150 最小的最大后悔值 应选择的行动方案 3、风险型决策

280 420 0 状态4 300 600 0 最大 后悔值 300 600 400 300 方案一 第五章 计划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 计划内容包括5W1H

二、计划与决策

计划工作在管理职能中处于首位(西克斯) 管理就是决策(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管理学派) 决策与计划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区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是一定时期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联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在实际工作中,计划与决策是相互渗透的,有事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 的。

7

三、计划的性质

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组织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型)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可以用计划对组织的贡献量来衡量一个计划的效率)

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是为业务计划服务的,也是围绕着业务计划而展开的。 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型标准划分。 战略计划:长期性与整体性

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 计划的落实。

四、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划分。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面向未来、面向行动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力克从抽象到具体吧计划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德尔菲法)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六、制定组要计划

8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战略环境分析 一、外部一般环境

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

二、行业环境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

2、入侵者研究

3、替代品生产商研究

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三、竞争对手 四、企业自身

按价值活动的工艺顺序,基本活动有五个部分构成:①输入物流 ②生产作业 ③输出物流 ④市场营销和销售 ⑤服务

辅助活动:①企业基础设施 ②人力资源管理 ③技术开发 ④采购

五、顾客(目标市场)

①总体市场分析 ②市场细分 ③目标是市场确定 ④产品定位

战略性计划选择

P144图

一项能力能否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①用户价值 ②独特性 ③延展性 企业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

计划的组织实施

9

一、 目标管理(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p147 目标的性质

①层次性 ②网络性 ③多样性 ④可考核性 ⑤可接受性 ⑥富有挑战性 ⑦伴随信息反馈性 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 2、明确组织的作用 3、执行目标 4、评价成果 5、实行奖惩 6、确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二、滚动计划法

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

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最突出的优点是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 ①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②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保证了即使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各期计划也能及时的进行调节。

③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三、网络计划技术

原理: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根据作业的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评价: 1、能够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2、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3、可实现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和控制。

5、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第八章 组织设计

一、组织的概念: 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传统的组织设计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斯密认为,分工程度越高,工作的效率也会越高。

组织设计的目的: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的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事西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效的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1、组织设计的任务

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10


管理学第三版期末复习提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化工热力学(第三版)答案与例题 陈新志等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