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考研历年专业课答案整理(5)

2025-05-12

作,目的是提高教学传播效果。它在设计过程中常与教师,媒体,方法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设计.

3,“经验之塔” (参考2002年第5题)

4,乔纳森

乔纳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他对建构主义的理论解释为:建构主义

认为实在(reality)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工具性的,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这些解释构成了各人各异的知识库。在作这些解释的时候,思维对来自外界的输入作过滤。 另外他提出了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他认为,一个有效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构件:问题/项目,相关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社会/情景。

5,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简称U -Learning)是指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在近乎无限的数据库中摄取知识, 从超级媒体库中获得教材和教学课程, 不论是文字的还是相应的声音或活动( 或静止) 的图像、图形; 他们还可以随时与教师或学伴交流。“ 泛在学习” 的主要诉求是“ 无所不在”,强调在适时、适地, 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各个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 论述题

1,绘制一个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并说明其中的工作要点。

(参考06年概念题第3题)

2,什么是信息素养?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提高信息素养的意义。 (2006年论述题4)

3,谈谈我国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技术在教育的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显露出它原来潜在的局限性:目多数实时交互式远程教育一般都是基于桌面的视频会议系统,但在教育工具的运用上,多媒体设备利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这种数字化环境是基于桌面计算的网络传输模式,很难满足人们在不同地点和环境,甚至在移动过程中获取、加工、传输、处理信息的学习需求。同时,它迫使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操作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上,从而限制了师生的深度交互。计算机网络也太复杂难以使用,需要过多的注意等。

因此,远程教育的理想,就是要达到在师生准分离状态下,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活动,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需要的知识。而既然现代远程教育是以桌面环境的计算机为中心的,那么学习者首先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而且局限于固定的学习空间,

也做不到“ 随时” 学习的境界。至于当前热门的现代远程教育——移动学习,虽然具有方便快捷的学习特点,但信息传输效率非常低, 同时设备的输入和显示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学习者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使用移动设备, 以及应付随时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因此在很多情况下, 移动学习设备甚至成为干扰或影响学习的工具于是人们向往,在学习中可以使用纸、笔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信息服务。这种人们所向往的无所不在的学习, 是现代远程教育不能满足的,不仅仅在于技术的局限,而且还在于理念的禁锢。现代远程教育的局限性和由此引起的困惑,将随着“ 泛在学习” 的崛起而得到解决。 泛在学习是一种理想化的学习方式,是未来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泛在学习的含义)“ 学习泛在性” 是泛在学习方式的一个根本特征,代表了一种新的学习服务理念。对学习者来说, 泛在性就是学习信息的“ 易获取性” 和“ 及时性” 。而由于这些信息的提供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 因此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 整个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主控制的。因此泛在学习是以人( 学习者) 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泛在学习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专有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更好地实现学习自助。

4,阐述绩效技术的含义及其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参看2008年概念题第2题)

5. 依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或者2005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阐述“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涵义。(参考2006年论述题第1题)

2010年教育技术学部分 一、概念题 1. 知识管理 (2008年一、3)

2. 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指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即教学方法个别化,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及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此与“个别教学”不同,个别教学仅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个别化教学,关键乃在于其是否为符合该生能力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学方案。

3. 过程技术(主要指教学“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其进行选择,设计,组织等活动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教学最优化) 4. 学习理论 (2003年概念题3)

5.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首先是基于一些便携式的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形式;其次,移动学习是依赖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教育内容与教育服务传输的;最后,移动学习中教与学活动的交互性是通过移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

6.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Evaluation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评价。 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结果的判断。这两类评判在目的与职能、报告听取人、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等方面都不同。

二、论述题

1. 阐述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并谈谈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的认识。

2. 简要阐述20世纪教育技术概念及名称的变化,并阐述教育技术学的本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3. 阐述远程教育的特点,由一个完整的远程教育系统哪几个部分组成。

4. 阐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含义,并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哪些问题?

5.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作为教师应如何面对?

多媒体课件:指通过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或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软件。

网络课程则是指在先进学习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给予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考研历年专业课答案整理(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发电-柴油发电机机油油压故障分析 20241226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