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通风
新鲜风流经795m主平坑进入,经中段平巷和采场天井(斜上山)进入采场,经过采场后,废风由采场上山回入上中段平巷进入南端部回风斜上山,原系统回风平巷排出地表。通风总体布置图如附图一
第七章 矿井通风
1.7.1 相关安全规程
《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
⑴ 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高于0.5% 。
⑵ 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空气含尘量不得超过每立方米2mg,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每立方米0.5mg 。
⑶ 井下作业地点(不采用柴油设备的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表10
⑷ 使用柴油机设备的矿井,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氧化碳小于50ppm;二氧化碳小于5ppm;甲醛小于5ppm;丙烯醛小于0.12ppm。
(5)井下炸药库和充电硐室空气中氢的含量不得超过0.5%,并且必须有独立的回风道。井下所有机电硐室,都必须供给新鲜风流。
(6)采场、二次破碎巷道和电耙巷道,应利用贯穿风流通风。 (7)矿井所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取其中最大值。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小于4m3;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应小于每秒0.15m;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应小于每秒0.25m;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应小于每秒0.5m;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业地点,可根据具体条件,在保证作业地点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前提下,分别采取计算风量的排尘风速值。
1.7.2 通风方案
通风系统采用多风机多级机站、抽出式通风方式。通风井采用对角抽出式,生产初期通风网络简单,630m以上利用原通风系统,基建投时只需要在通风系统630m总回风平巷设置1级机站,与原通风系统连接(经初步核实)可以满足500m以上的生产通风需要。采矿向下延伸而通风困难时,可通过增加机站接力的方式解决后续通风问题,通过机站串、并联共同克服矿井通风阻力并达到有效分风的目的。
新鲜风流从795m平坑进入,通过中段平巷进入采场,废风由上中段平巷排到回风斜上山,再通过回风平巷排到老矿回风系统中去,由老通风系统从842m排出地表。井下泵房、炸药发放室、变电所等硐室由所在中段供给新鲜风流。见通风系统立体附图。
防尘措施主要是洒水及作业方式采用湿式作业。
第二篇 永昌铅锌550中段42#采场采矿方法单体设计
第一章 设计基本资料
2.1.1 矿体地质特征
①铅锌矿床的矿体产出于一定层位。主要赋存于志留系下统(S21) 层纹灰岩中的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点礁灰岩内,尤其在灰岩与碎屑岩、千枚岩、含炭千枚岩的接触界面附近矿体规模较大。主要为Ⅱ、Ⅲ号矿群,总体走向NNE,倾向NW,单个矿体走向长度为50m-662m,倾角30°-76°。
②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顺层产出,产出状态与围岩一致。 ③矿体无论是沿走向还是倾向,具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 ④ 厚度变化较大,由几厘米到数米不等,平均2.28m;
⑤ 品位较高,铅矿体平均品位大于3%,锌大于6%;设计地段平均品位铅3.55%、锌6.86%、铅+锌10.41%,为较富的铅锌矿床。
矿石自然类型有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氧化带一般分布于900m标高以上,原生带在765 m标高以下。矿石工业类型分为铅锌共生矿、单锌矿、单铅矿三种,分别占88.19%、5.39%、6.42%。矿石结构有原生的粒状、莓球状、同心环带状和放射状结构;交代充填形成的假象结构、再生长结构、定向乳滴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和港湾状、网络状结构;应力作用形成的压碎结构;氧化作用形成的环带反应边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散点状、浸染状、细脉条带状构造。
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铅矾、铅铁矾、白铅矿、菱锌矿、水锌矿、水锌矿、异极矿、砷铅矿、脆硫锑铅矿、硫镉矿及黄铜矿、铜蓝、孔雀石、毒砂。主要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石英、 重晶石。主要有用元素为铅、锌。伴生元素有银、镉、铟、锗,其中银、镉含量达综合利用要求。
矿床受层位、岩性和后期构造控制,为层控沉积—改造型矿床。
2.1.2 地质勘查阶段的勘探工作
矿床勘探手段主要以钻探为主,遵循生产探矿工程与采矿工程紧密配合,采用坑钻结合,网度按25m穿脉?中段高度和坑内水平钻孔控制矿体。从生产多年的实际情况,能较好的控制矿体,满足了采场建设的要求。
2.1.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岩物理性质:稳固性较好。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表7如下:
表 7 矿岩物理性质 指标类型 矿岩类型 单位 数值 平均体积密度 松散系数 矿石 岩石 矿岩 矿岩 t/m3 t/m3 3.26 2.80 1.60 9.80-121.40 抗压强度 围岩 Mpa 56.7-116.40 第二章 采矿方法的选择
2.2.1方案初选:
① 矿体总体走向NNE,倾向NW,单个矿体走向长度为50m-662m,倾角30°-76°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顺层产出,产出状态与围岩一致。
② 该矿体倾角40°,矿体倾角变化不大。
③ 矿体无论是沿走向还是倾向,具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 ④ 厚度变化较大,由几厘米到数米不等,平均2.28m;
⑤ 品位较高,铅矿体平均品位大于3%,锌大于6%;设计地段平均品位铅3.55%、锌6.86%、铅+锌10.41%,为较富的铅锌矿床。
⑥矿岩物理性质:稳固性较好,f=6-8。
根据上述矿体赋存条件和采矿技术条件,初选出全面法、房柱法、留矿全面采矿法三种方法。
2.2.2技术经济分析:
表 8 采矿方法初步技术经济分析表 顺序 留矿全面法 1 矿块生产能力 吨/日 70 60—100 75 2 矿块劳动生产率 吨/工班 12 10—14 10 3 采切比 米/千吨 124—140 50—150 11.33 4 矿石损失率 ﹪ 10 20—30 8 5 矿石贫化率 ﹪ 6—9 5—10 11 6 主要材料坑木 米3/吨 0.004 0.0005 0.003 消耗 炸药 公斤/吨 0.25 0.35 0.17 雷管 发/吨 0.19 0.05 0.224 7 采出矿石的直接成本 元/吨 25.4 28.7 21.7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种采矿方法的矿块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劳动生产率留矿全面法的相对较低,采切比及损失率留矿全面法相对较低,而矿石贫化率全面法的较高,但是三种方法留矿全面法的采矿成本最低,故选留矿全面法为宜。
指标项目 计算单位 全面法 房柱法
第三章 矿块概矿
2.3.1矿块构成要素的确定:
矿块沿走向布置,阶段高度40—60m,取50m。矿块长度30—100m,取46m。间柱取6m,顶柱取5m,底柱取6m,矿块平均厚度2.28米。阶段运输平巷2×2㎡,矿块天井2×2㎡,联络道2×2㎡。
2.3.2矿块回采各步骤的简述:
2.3.2.1采准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矿块开采的系统:掘进阶段运输平巷、矿块天井、联络道。
2.3.2.2切割的主要任务是为矿块的回采提供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并形成受矿结构:拉底及扩漏。
2.3.3 采准切割工程量计算
表9 采准切割工程量的计算 巷道长度(M) 体 积(m3) 岩石中 巷道断矿石中 合计 面(㎡) 合计 矿石 废石 单长 总长 单长 总长 工程项目 数量 千吨采切比(m3/kt) 采准工程 阶段运输平巷 通风行人天井 1 2 46 77.4 4 0.28 46 155.6 48 0.28 0 0 0 7.72 0 0 0 7.72 4.4 4 4 4.4 202.4 622.4 192 1.232 1018.032 160 15.2 175.2 1193.20 0 0 33.968 33.968 0 0 0 33.9202.4 622.4 192 35.2 1052 39.549 天井联络道 12 装岩穿脉 小 计 切割工程 拉底 放矿小井 小 计 合 计 1 1 1 40 3.8 40 3.8 0 0 4 4 160 15.2 175.2 1227.2 46.135 32 68 备注:矿石密度为3.26m3/t、围岩密度为2.8 m3/t、阶段运输平巷断面2?2.2(宽?高)、通风行人天井及联络道2?1.5m(宽?高)、矿体倾角68°。漏斗口3?1.5(宽?高)扩每个漏斗所有工程按每个漏斗153算,共计5个漏斗。
2.3.4 矿块工业储量计算
矿块工业储量、矿块采出矿石按照下式计算
采出矿量?采出工业储量采出矿石量 占矿块采出矿石量?
1?贫化率总工业储量计算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矿块采出矿石量计算表 工程项目 矿石工业储量(吨) 3318.784 571.152 571.152 19265.818 3371.727 26600.505 95 90 80 91.99 5 12 15 11.16 542.594 17339.236 2697.381 24469.147 571.152 19703.677 3173.39 27542.889 2.08 71.54 11.52 100 回收率 % 100 100 贫化率% 5 5 采出工业储量 (吨) 3318.784 571.152 采出矿量(吨) 3493.457 601.213 占矿块总采出矿量的比重% 12.68 2.18 一、采准工程 二、切割工程 三、回采 1、拉底层 2、大量回采 3、矿柱回采 合 计 第四章 采准切割工艺计算
2.4.1 采切工程费用计算如下表
表11 采切工程费用计算表
采切费用,元 工程项目 计算 单位 m3 m3 m3 工程量 掘进费 单价 一、采准工程 阶段运输巷道 通风人行天井 天井联络道 202.4 622.4 192 35 40 26 费用 7084 24896 4992 支护费 单价 费用 40元/m 13元/m 10元480 5元/m 240 720 2022.8 10元/m 1556 3578.8 1840 装格费 合计 单价 20元/m 费用 920 2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