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复习题(2)

2025-11-24

净增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一项决策的优劣,是与其他可替代方案相比较得出的。如果一个方案的净收益大于替代方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比替代方案好的决策,其价值是增加的净收益。

净增效益原则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差额分析法。 净增效益原则的另一个应用是沉没成本概念。

在物流成本管理活动中,一方面要科学利用差额分析法,提高物流成本管理和决策效率,另一方面在做出物流活动自营或外包决策时,要考虑到沉没成本的概念,剔除沉没成本的影响,从而做出科学决策。

第三章

1、 物流成本决策

物流成本决策是指在物流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有关资料,拟定降低物流成本的各种方案,并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从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物流成本决策首先要求成本尽可能低,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净收益尽可能大。 2 物流成本预测(定量预测法)

物流成本预测的方法很多,随分析对象和预测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可归纳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大类。

定性预测方法也称为“非数量分析法”,是预测者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未来物流成本进行预计推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常用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判断法和分析判断法。

定量预测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以及物流成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计推断未来物流成本的各种预测方法的统称。

按照成本预测模型中物流成本与相应变量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时间关系成本预测方法和因果关系成本预测方法两类。 3.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1 成本节省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既存或现有物流活动的成本管理。

成本节省模式是成本降低的初级形态,有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方式。

成本维持是成本管理的最低要求,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不高于现有水平的物流成本,来维持不低于现有水平的物流服务,也即,维持现有的物流成本和现有的物流服务这样一种状态,这是成本维持的基本要求。

成本改善的核心思想是在提供不低于现有水平的物流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 2 成本避免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时,对物流活动的成本管理要求,其核心思想是从源头即产品或服务设计阶段就避免产生过多的物流成本。

成本避免模式体现的是一种事前管理和控制的思想,成本避免一般发生在战略决策层,对物流及其活动具有先导作用。

实施物流成本避免,企业应在产品或服务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物流服务水平; 二是产品特性; 三是空间因素。 3 成本效益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进行物流投资时的成本管理。应用成本效益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就是物流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模式。

实施成本效益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备选方案;二是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各方案的现金流量;三是评价和选择方案,具体可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涵报酬率法等。 4 总成本模式

为保证企业总成本最低,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树立全局和系统的观念,按照总成本最低而不仅仅是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去设计物流系统,开展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这就是物流成本管理的总成本模式。

第四章

1 流通加工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流通加工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具体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维护费和一般经费四部分内容。 人工费:主要指从事流通加工业务人员费用。

材料费:主要指流通加工过程中所耗用的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材料费。

维护费:流通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设备,例如电锯、剪板机等,维护费指与这些流通加工设备有关的折旧费、摊销费、维修保养费以及电力、燃料、油料等能源消耗费。 一般经费:一般经费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除了上述人工费、材料费和维护费之外,所发生的与流通加工有关的其他费用支出。 2 物流信息成本

物流信息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具体包括人工费、维护费和一般经费三部分内容。 人工费:主要指从事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费用。

维护费。主要是指与物流信息软、硬件系统及设备有关的费用,包括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摊销费、信息设施折旧费以及物流信息软硬件系统维护费等。

一般经费。在物流信息活动过程中,除了人工费和与物流信息软硬件系统有关的维护费外,所发生的其他与物流信息有关的费用。 3 流动资金占用成本

流动资金占用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因持有存货占用流动资金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显性成本)和存货占用自有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前者属显性成本,后者属隐性成本。 4 存货保险成本

存货保险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为预防和减少因物品丢失、损毁造成的损失,而向社会保险部门支付的物品财产保险费用。 5 企业物流成本按物流活动发生的范围分类

物流成本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可分为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

供应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是企业在采购环节所发生的物流费用。具体来说,指经过采购活动,将企业所需原材料(生产资料)从供给者的仓库运回企业仓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企业内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是货物在企业内部流转所发生的物流费用。具体来说,指从原材料进入企业仓库开始,经过出库、制造形成产品以及产品进入成品库,直到产品从成品库出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销售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是企业在销售环节所发生的物流费用。具体来说,指为了进行销售,产品从成品仓库运动开始,经过流通环节,直到运输至消费者手中或终端销售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回收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废弃物物流成本。废弃物物流成本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回收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第五章

1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意义 1 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 为企业自营或外包物流决策提供依据;

3 为制定物流服务价格和确定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提供依据; 4 为完善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和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奠定基础。 2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常见的问题 1 物流成本计算范围、内容不全面

2 物流成本信息与其他成本信息的披露相混杂 3 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不统一 3.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1 会计方式计算物流成本 (选择)

会计方式计算物流成本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耗费予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报告,具体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将物流成本计算与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建立独立的物流成本计算体系,会计核算与物流成本计算同步进行,物流成本的内容在物流成本计算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中得到双重反映;

二是将物流成本计算与会计核算体系相结合,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对于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若与物流成本无关,直接计入会计核算中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若与物流成本相关,则先计入“物流成本”科目,会计期末,再将各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以保证成本费用账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统计方式计算物流成本

统计方式计算物流成本,不需要设置完整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的解剖分析,分离出物流成本的部分,按不同的物流成本计算对象进行重新归类、分配和汇总,加工成所需物流成本信息。 3 会计和统计结合的方式计算物流成本

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方式计算物流成本,其要点是将物流耗费的一部分内容通过会计方式予以计算,另一部分内容通过统计方式计算。

由于企业物流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内容,显性成本主要取自会计核算数据,隐性成本主要通过统计方式进行计算,因此,实践中,计算企业物流成本通常要采用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方式。

4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应遵循的基本策略

明确物流成本是“物流”和“成本”概念的整合 物流成本计算应满足适度准确要求 物流成本计算需发挥部门合力 物流成本计算水平和物流成本值成正比 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内容有所不同


物流成本复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数字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解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