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者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后三者是组成利润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9、资产的特征: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能以货币计量 10、
负债的特征: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未来需要清
偿;能够以货币计量;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 11、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12、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3、 14、
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
位币 1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6、
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会
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形成 17、
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确认,该经济业务应
在何时确认,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18、
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19、 20、 21、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按帐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对
账工作要求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22、 容
- 21 -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方面的内
23、 24、 25、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 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
则》为主要内容 26、
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
部分
第二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告
1、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2、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利润表的基本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 3、现金流量表
4、现金流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出售固定资产、从银行取得借款等取得现金
第二十七章 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2、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
3、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4、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围率、存货周围率、流动资产周围率、总资产周围率
5、盈利能力包括: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二十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
1、由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订立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违约责任等。
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可以分为:要约、承诺两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 22 -
3、合同生效要件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如下: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④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4、合同的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5、无效合同特征:具有违法性;具有不履行性;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6、按照无效的原因划分: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⑤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7、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8、效力未定的合同:缺乏相应的生效要件,但欠缺的并非实质性要件。分类:主体不合格的效力未定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和无权处分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
9、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显失公平的合同 10、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
使撤销权或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以后不能再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11、
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①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②一方违
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③帝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④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12、
合同履行应遵循:全面履行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
理原则 13、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
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14、
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况: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以逃避
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15、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
- 23 -
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的,该撤销权消灭。 16、
合同变更的特征:①合同变更是在原合同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新
协议;②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局部变更,而不是合同内容的全部改变;③合同变更变更后,原合同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④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⑤合同变更应当符合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应采取书面形式。 17、
合同的转让要件:①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②符合法律规定的
程序;③必须由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④必须合法且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18、
不能转让的合同: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19、
按照转让内容的不同,合同的转让可以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
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 20、
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②合同解除;③债务相
互抵消;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⑦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21、
合同解除的特点:①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不适用于无效和可撤销合同;
②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③必须有解除行为,我国的合同立法没有采取当然解除主义;④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⑤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 22、 23、
合同解除的种类: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①债权人
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②债权人下落不明;③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④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4、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①继续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③赔偿损失;
④支付违约金;⑤支付定金。 25、
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前者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后
者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的免除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 26、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
置、定金 27、 28、
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保证担保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 24 -
29、 保证期间: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未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
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30、
不得抵押的财产: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
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辽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31、
可以作为质押的权利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
单;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和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32、
债权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
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33、
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
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第二十九章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的特征: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行为法、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 2、公司的特征: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必须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从股东责任角度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另外,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
4、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5、一人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6、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三十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7、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10%)、提取法定公益金(5%--10%)和按股东出资比例分配。
第三十章 证券法律制度
1、证券法的基本原则:①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②公平原则;③公正原则;④公开原则;⑤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⑥国家集中统一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2、证券公司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