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维护项目技术服务方案(6)

2025-08-08

④触电者呈假死状,若被电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呼吸、心跳均已经停止,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⑤现场救护工作应做到医生来之前不等待,送医院途中不中断,否则触电者将很快死亡。

7.7.2、爆炸、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其他

①组长指挥应急小组成员迅速检查伤者受伤情况做出初步伤情判断,根据伤情迅速确定第一抢救方案(如止血、包扎等)进行现场急救,同时由组长决定是否向急救及医疗机构求援:

②事故发生后组长应立即汇报生产办及相关部门领导,应急值班车迅速赶到现场待命;

③伤者送救途中密切注意其伤情变化,出现伤情恶化时迅速采取进一步抢救措施,安排专人始终守候在伤者左右;

④伤者送至医院后,陪护人员应随时掌握伤者情况,配合医疗机构的工作并做好住院或转院的准备工作。 7.8、医疗、后勤保障资源

7.8.1发生事故后,应设法与最近的医院或单位取得联系,以获得救援帮助。 7.8.2应急救援通讯录和报警电话: 序号 1 2 3 4 5 应急联系人员 姓名 手机号码 120 119 备注 现场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 现场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

第六章 质量目标和措施

一、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用户至上、恪守信誉、竭诚服务。

25

二、质量目标

2.1、事故处理及时率:100%。 2.2、资料符合率:100%。

2.3、安全工器具周期试验率100%; 2.4、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完好率100%;

2.5、“安全措施”、“预防事故措施”计划完成率分别 ≥ 98%; 2.6、线路一般缺陷年消除率 ≥ 98%; 2.7、危急、严重缺陷消除率100%;

2.8、线路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等的健全率100%(新投产1个月内不作统计)。 三、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3.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由公司副总经理负总责,公司质量管理部全程监督,项目经理、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组成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全权行使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职责,同时接受业主、用电方对运行维护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3.1.1、电力系统运维中心经理职责:全面领导和组织运维中心质量保证工作,对质量负全面责任;负责管理评审工作,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转;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和上级的质量管理政策、规定、制度和要求;组织制订质量监督检验计划和质量奖罚等质量文件,并负责项目组施工管理工作;对工程重大质量事宜进行决策。

3.1.2、电力系统运维中心工程师职责:负责日常生产及经营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实现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积极配合项目总工程师做好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组织文明施工,当施工进度、成本与工程质量发生矛盾时,将工程质量放到第一位。 3.1.3、队长职责:具体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制订分阶段实施计划,并做好检查处理工作;建立本作业队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作业队的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接受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对本作业队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技术质量数据;组织本作业队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质量要求,按图施工,保证工序施工质量;组织本作业队的质量自检,认真做好质量记录和必要的标识。 四、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部编制《运行维护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级人员质量职责,运行维护管理

26

过程要求及考核办法。

4.1、人员配置:项目经理为本工程质量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工程运行维护、隐患消缺、事故抢修的质量。公司质检部指定专人监督检查本工程质量工作,项目部成立运维班具体负责运行质量,运维班下设三个配电所和一个线路巡查组。项目部项目经理每月进行运行质量分析、考核工作,促进运维人员的责任性,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

4.2、提高巡视质量:巡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线路、设备运行质量,在做好定期巡视同时,加强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监察巡视、特别是由项目经理组织进行的监察巡视至关重要,即了解线路、设备状况,检查、指导巡视人员的工作,并能对运行人员的工作质量作出评价,对未能认真执行《巡视检查制度》的责任人严格考核,又利于提高运行质量。

4.3、运行维护过程质量控制:各专业组依据审批的《专业运维实施细则》进行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监察巡视,巡查时必须做到全面仔细、不漏项,并认真如实填写巡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分析,确定缺陷类别,提出处理意见,依缺陷管理的流程按期完整整改,并对整改情况作出评价,如效果良好,及时完善运维方案及基础资料,并在以后工作中严格执行。 五、质量管理措施

5.1、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严格按公司标准和油田供电管理中心标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我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版)、《质量控制程序》(第四版)、以及有关标准、文件,明确相应的职责、权限,保证质量体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2、质量因素控制措施:对围绕影响项目实体质量的施工人员素质、工器具性能、材料的质量状态、施工技术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加强管理,使施工过程得到有效监控,为业主提供质量优良的服务。 5.3、运行维护管理及作业人员的控制 5.3.1试验人员持证上岗。

5.3.2认真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由技术人员向参加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掌握施工程序、作业工艺方法、操作规程、所用施工工器具和检验测量设备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确保按技术方案运维检修,保证作业质量。

27

5.4、运维检修工器具控制

5.4.1运维检修工器具配备的数量、种类、比例、生产能力、性能和精度等级,都能持久、稳定的满足工序、工艺、技术、质量、工期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5.4.2做好管理台帐和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按规定检定校准,做到在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检定、校准合格状态,确保质量控制的准确性。

5.4.3对运维检修现场参与的施工工器具按规定的时间、项目及时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运转出现异常或性能不稳定时,及时停止使用,通知综合作业队安排检修。 5.5、材料控制

5.5.1依据技术文件、施工图和生产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上报甲方并审批。库房物资要按规定分类摆放,做到整齐美观,对顾客提供物资设专帐、专区管理和存放。物资使用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5.5.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保管员对经检验和试验合格进入仓库的物资,按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作标签标识,对露天存放的物资应分区、分类加标签标识,合理堆放。对专料专用和特殊要求的材料,在标志中标明使用范围。通过标识以防用错和发生质量问题能及时全部追回。

5.5.3进货物资检验和试验。编制《进货物资检验试验计划》,物资到货后由采购部组织质控、技术等部门实施检验和试验,同时对伴随物资的质量证明资料核查,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物资验收后按待检、已检待处理、已检合格、不合格四种状态进行标识,以防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序施工。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品按规定进行隔离、标识、记录、评审、处置。 5.6、运维检修方法控制

5.6.1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文件用于指导运维检修组织和作业。开工前根据施工图、标准规范,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施工组织和作业。在编制运维检修方案时,力求做到程序合理、计划均衡、施工方法先进可行。

5.6.2运维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跟踪检查指导,对不适宜或不能满足要求的施工技术文件进行修订,按原审批程序审批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7、运维检修环境控制:

28

通过对作业环境条件进行控制,保持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确保运维检修质量。 5.8、工序质量管理措施

5.8.1通过加强工序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最终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要求,达到业主满意。

5.8.2运维检修作业队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在每道工序完工后首先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工种之间互检,互检合格后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对关键工序,停检点合格后,根据监督程序上报运维检修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级别报承包单位、监理及业主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工序要树立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思想,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要做好相应记录,并签字确认,以明确质量责任。

5.9、工序质量检查措施:按单位工程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质量控制目标,严格质量报检制度,进行质量确认和签证手续。工序质量检查严格按工序检验计划、施工验收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 六、质量监督与检查体系

6.1、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将覆盖组织内部所有具有质量职能的单位和人员。体系将阐明用于本项目的体系文件的编制、控制、发布的具体要求。体系将提供有效的质量监督与检查方法和具体的应用手段,以确保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满足业主指定的要求。 6.2、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6.2.1项目文件颁布之前,都将由项目经理对文件的充分性进行审查、批准。关键的运维检修场所均具备有与其工作、运维检修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 6.2.2作废的质量体系文件应立即从发放地点和应用场所撤出。

6.2.3文件更改:除非另有指定,否则,项目文件的更改,必须经由原文件审查人和批准人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

6.2.4建立标识当前文件版本状态的清单,以防止使用过时版本的文件。 6.2.5对业主、监理、检测、第三方质量监督及其他单位的来文进行收文登记,对收到的图纸、规范、标准、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收文登记。

6.2.6文件发放时,应进行发放登记,并做好发文记录。规范、标准、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发放时应编分发控制号,受控发放。 6.2.7作废文件应及时回收,做好登记。 6.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29


低压电力维护项目技术服务方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