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施工顺序
本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工期长的工程先先施工,工期短的工程按资源优化和工艺要求的原则适时插入,先主体后装水暖安装专业工程安装穿插作业的基本顺序组织施工。温室大棚每三个作为一个施工区段,一共分为六个施工区段组织流水施工;管理用房分为两个施工区段组织流水施工(每栋作为一个施工区段)。建立成品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返工损失。 三、 土建工程 ㈠基础工程
温室基础为带形砖基础,基础设钢筋砼圈梁,利用构造柱式基础作为温室支柱基础,基础外墙(±0.000--±0.500)为普通红砖砌筑, ㈡砌体工程 1、准备工作
砌筑前应完成房心回填,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弹好墙身线、轴线,并根据现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办完预检查手续;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 米为宜。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 厘米为宜,不得用干砖砌墙;雨季施工时,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季施工时(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在晴天无风的条件下。应用喷壶用适用温水浇砖,随浇随砌,以提高砌体抗剪强度。 2、操作工艺: ①组砌方法
砖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合法砌筑。排砖摞底。房屋外墙第一层砖撂底,一般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楼,如果窗间墙两个角是阴阳膀或不合排砖模楼。可将门窗口位置左右适当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旁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水卫,电气立管及窗扇开启时不受影响,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
11
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不出现破活。
②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的砖强度高,声哑的砖强度低。由于焙烧过火而造成变色形,但强度较高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③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但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理。盘角时要认真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水平灰缝要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检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质量要求才可以挂线砌墙。
④挂线:砌筑如果几个人使一根通线,中间应多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一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减薄抹灰厚度。
⑤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 毫米,但不应小于8 毫米,也不应大于12 毫米。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执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将舌头灰刮尽。
⑥槎子的留设和拉结筋的规定:砖墙的转角和交接处,按规定应同时砌筑,以保证砖墙结构重要受力部位的强体强度。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临时中断之处,应留设斜槎,实心砖砌体斜留设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 ⑦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钢筋
木砖预埋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其数量根据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在1.2 米 以内,每边放置2 块,高1.2––2 米每边放置3 块;高2––3 米每边放4 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距洞口上下边四皮砖,中间木砖均匀分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水暖管道等穿插墙洞,均应按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墙体抗震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放置。
⑧安装过梁、梁垫
安装过梁或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座灰饱满,如座灰厚超
12
过2 厘米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相等。 3、质量标准:
①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②砌筑砂浆的原材料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砂浆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其试块 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③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准确留置,不得以后剔墙凿洞。
④砖墙允许偏差如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mm) 用经纬仪,水准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1 轴线位移 10 记录。 检查施工测量记录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用2 米长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础顶面和屋面标高 墙面垂直每层 10m以下 平整度(混水墙) 缝平直(混水墙10m以±15 5 10 8 3 度 4 5 10 内) 6 水平灰缝厚度(10 行砖±8 累计) 7 外墙窗口角上下层偏移 20 用拉线和尺量检查 与皮数杆比较,用尺量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 层窗口为准 8 门窗洞口宽度(后塞口) ±5 用尺量检查 ㈢地面工程
瓜米石地面施工方法
13
① 土方回填前检查地基有无软弱层,如有则进行回填,回填厚度以300-500mm 为宜,有条件时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小房内用蛙式打夯机,局部地方采用人工夯实。
② 浇C7.5 垫层砼前,先按每3 米间距作出垫层面标记,并使基层土润湿。 ③ 待垫层砼达到1.2Mpa 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 在四周墙上作出面层标高标记,并用墨线连接,按每3-5 米采用砂浆进行冲筋(也可用分格条进行分格),完成后清扫基层,剔除松动石子。
⑤前面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水泥豆石的铺填,铺填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随刷随铺并用有一定重量的钢管碾压,直至表面平整,有浮浆为止,初凝后用铁抹子压光收平,道数不少于3 遍。
⑥ 面层铺好后在1d 内用砂或锯末覆盖,用清水养护7d。 ㈣装饰工程 ⑴内墙抹灰工程
a.墙面浇水:抹灰前一天,应用胶皮管自上而下浇水润湿。
b.根据图纸要求的抹灰质量等级,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高、找规矩,经检验后确定抹灰厚度,最少不应小于7mm。
c.墙面冲筋: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一般筋宽为5cm。
d.抹底灰:一般在充完筋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抹灰时先薄薄地刮一层,接着分层装挡找平,再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管道处灰是否抹齐,墙与顶交接是否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的垂直与平整情况。
e.抹罩面灰,当底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厚度约2mm。
⑵纤维板吊顶工程 A 作业条件
(1)在屋架下弦,预留ф8 吊筋。间距按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其间距为1 米左右。
14
(2)砌墙时应根据顶棚标高在墙内四周预埋好防腐木砖。 (3)顶棚内各种管线安装完毕。 B操作工艺 ⑴搭架子
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其高度以便于操作为为宜(一般从顶棚下至脚手板为1.8 米左右)。 ⑵弹线
根据墙上平线,用尺量至顶棚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墨线一道。 ⑶安装大龙骨
大龙骨4×4 厘米方木。用事先预埋的钢筋的圆钩穿上8 号镀锌铅丝将龙骨拧紧拧平;大龙骨间距以1 米为宜。大龙骨与屋架下弦顶紧,并和吊杆绑牢,以防波动。
吊顶龙骨不得有松动和下沉现象,吊顶起拱一般为房间跨度的1/200~1/300。 ⑷小龙骨按照墙上的弹的线,先相四周的小龙骨,然后按设计要求分档划线钉小龙骨,小龙骨间距不宜大于30 厘米,最后钉卡档龙骨。小龙骨用4×4 厘米方木,在安装前必须有一面刨平。钉小龙骨一般用3 英寸钉子。在大龙骨与小龙骨联接处应钉小吊挂,小吊挂要逐根错开,不得钉在同一侧面上。小龙骨接头要错开,接头处用2.5×5 厘米的双面木夹板钉3 英寸钉子,上下错开钉牢。 ⑸明露件防腐
顶棚内所有露明的铁件,钉面层前必须刷好防锈漆。 ⑹纤维板加工
按图纸要求将纤维板锯成方块,划线时要用方尺找方。锯好的板四周过一遍细刨。 ⑺钉纤维板
将纤维板洒水闷湿不少于2 昼夜然后再钉。钉板前应挑板面颜色一致的钉子同一房间。钉板时拉通线或在龙骨上弹墨线,将板的光面向下,由房间中间顺线向两边钉。钉板5/4 英寸钉子,钉帽要拍扁,钉距20 厘米左右。板缝留6~8 毫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