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序字段 段字段名称 号 代码 类型 Cha7 权属性质 QSXZ r 8 9 10 11 12 13 权属单位代码 权属单位名称 座落单位代码 座落单位名称 Char Char Char Char Cha耕地类型 GDLX r Cha扣除类型 KCLX r 耕地坡度GDPD级 J Char QSDWDM QSDWMC ZLDWDM ZLDWMC 字段小数 长位数 度 3 值域 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表34 见本表注3 非空 见本表注3 非空 见本表注7 见本表注8 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表35 见本表注1 >0 >0 ≥0 ≥0 约束条件 M 备注 19 60 19 60 2 2 M M M M O O 耕地必选 14 2 O 扣除地类KCDL编码 BM 扣除地类16 TKXS 系数 15 Char Float Flo17 图斑面积 TBMJ at 线状地物XZDWFlo18 面积 MJ at 零星地物LXDWFlo19 面积 MJ at
表A.2(续)
4 5 2 O O M 单位:平方米 单位:平O 方米 单位:平O 方米 15 2 15 2 15 2 13
序字段 字段名称 号 代码 扣除地类TKMJ 面积 图斑地类TBDL21 面积 MJ 20 22 批准文号 PZWH 23 变更记录BGJL号 H 24 变更日期 BGRQ 字段类型 Float Float Char Char Date 字段小数 长位数 度 15 2 15 2 50 20 8 值域 约束条件 O M O O 备注 单位:平方米 单位:平方米 见本表注11 ≥0 ≥0 非空 非空 YYYYMMDO D 注 1:地类编码和名称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执行。 注 2:图斑以村为单位统一顺序编号。变更图斑号在本村最大图斑号后续编。 注 3:权属单位代码和座落单位代码到村民小组级,权属单位代码和座落单位代码按照地籍号的编码规则(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表14注1)编码,其中:行政村相当于街坊,村民小组(或其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相当于宗地,村民小组级编码由“基本编码(4位数字顺序码)+支号(3位数字顺序码)”组成;使用村民小组级基本编码最大号递增编码的,数据库中的支号(后3位码)仍然要补齐“000”。 注 4:座落单位代码指该地类图斑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当该地类图斑为飞入地时, 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不同于权属单位的代码; 14
字序字段 段字段名称 号 代码 类型 字段小数 长位数 度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注 5:图斑面积指用经过核定的地类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所有地类的(如地类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面积)。 注 6:线状地物面积指该图斑内所有线状地物的面积总和。 注 7:当地类为梯田耕地时,耕地类型填写“T”。 注 8:扣除类型指按田坎系数(TK)、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非耕地系数(FG)或耕地系数(GD)。 注 9:扣除地类面积:当扣除类型为“TK”时,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扣除的田坎面积;当扣除类型不为“TK”时,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地类面积。 注 10:图斑地类面积 = 图斑面积 - 扣除地类面积 - 线状地物面积 - 零星地物面积。 注 11:批准文号是指:一块图斑已被批准为建设用地但现状仍为其他地类时的批准书文件号。
1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 图B.1 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
注:当耕地为梯田耕地时,图中加注“T”,如:Ⅲ-T表示坡度为3
级的梯田耕地。
16
附 录 C (参考性附录) 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 表C.1 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元数据项名称 图名 行政辖区 比例尺分母 DEM比例尺 DEM格网宽度 高程数据取位 平面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DEM数据来源 投影方式 投影带号 中央子午线 分带方式 采用软件 坡度计算模型 坡度计算窗口大小 最小上图图斑 17
元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