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因确认
确认八:护筒运输、吊装变形大
末端因素护筒运输、吊装变形大调查人员张国浩调查时间2009.2.19 地点施工现场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确定方式现场验证是否要因否确认过程通过现场检查,钢护筒内设置了加强撑,运输、吊装过程中均有相应保护措施,几乎没有变形。。确认九:钢护筒焊接质量差
末端因素钢护筒焊接质量差确认过程调查人员胡才春调查时间2009.2.20地点工厂确定方式现场验证是否要因否护筒卷管焊接全过程均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护筒加工工艺稳定,成型后对尺寸进行了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六、要因确认
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确认十:钢护筒底口没有抱箍和打坡口,不利于下沉
末端因素钢护筒底口没有抱箍和打坡口,不利于下沉确认过程调查人员汪成龙胡才春调查时间2009.2.20 地点施工现场确定方式现场验证是否要因是
通过对前期7#钢护筒出现撕裂的原因分析,是因为7#钢护筒顶口没有抱箍。为防止钢护筒底口变形,在护筒底口增设了0.8m长的抱箍,并在护筒的内侧打了坡口,以利于下沉,在护筒顶口增设0.5m长的抱箍,防止顶口被振裂。六、要因确认
通过要因确认,我们确认了3个主因
主要原因
序号1
主要原因
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机械不匹配,振动锤激震力不能满足施振要求。23
导向架定位不好控制,影响垂直度。钢护筒底口没有抱箍和打坡口,不利于下沉。制图:胡才春
制图日期:2009年2月25日
七、实施对策
?制定对策表
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
施
实施地点
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时间负责人
1机械不匹配,振动锤激震力不能满足施振要求。考虑到DZJ200×2电更换将钢护动振动锤无法将钢护机械,筒振至筒振至设计底标高,设计底采取两台ICE V360并增大标高(-联液压振动锤施振,激震24m)。将钢护筒振至设计底力。标高。现场2009.2.25~3.30 党彦峰七、实施对策?制定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
施
实施地点
中交二航局有限公司时间负责人
2以起始平将钢导向架台为支点,护筒定位不采用悬臂垂直好控制,导向架控度控影响垂制护筒偏制在直度。位及垂直0.5%度。以内。防止钢护筒钢护底口没筒底在钢护筒有抱箍口变上增设抱和打坡形,箍和坡口。口不利使下于下沉。沉顺利。通过加大悬臂导向架的刚度,采取千斤顶对平面位置微调;拉现场大导向架上下层间距,确保垂直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为防止钢护筒底口变形,在护筒底口增设了0.8m长的抱箍,并在护筒的内侧打坡口,工厂以利于下沉,在护筒顶口增设0.5m长的抱箍,防止顶口被振裂。2009.2.25~3.30党彦峰刘伟32009.2.23~3.30汪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