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7-3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月15日在鸡西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鸡西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德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鸡西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目标,坚持“四个战略重点”不动摇,以“挖潜力、促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上项目、促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为主攻方向,以“求突破、上水平”为总要求,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3亿元,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9.3亿元,增长39.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4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现价)42.4%;外贸进出口总额7.1亿美元,增长4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636元,增长33.1%。上述指标均创“十一五”时期最高增幅。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大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进度快的良好势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90个产业项目,开复工75个,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203%。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67个,比上年增加35个。密山热电厂一期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贝特瑞石墨深加工等9个项目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鸡东锂离子电池等非煤产业项目达42个,占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的65%。10个2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全省单体工程最大、由市级独立承建的公路建设项目——建鸡高速公路虎林至鸡西段开工建设。与省签约的10个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投资13.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74个,对上争取资金6.2亿元。

——三次产业发展呈强劲之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克服春涝、低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连续七年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斤。畜牧业产值实现23.2亿元,增长10.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江西正邦、江苏雨润等国内知名企业进驻鸡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0户。虎林灌区、湖滨灌区开工建设,三县(市)全部被列为全省水田节水重点示范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第二批试点工作通过省验收;建成农村公路714.3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清洁能源用户达到3万户。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增长19%,实现利税总额36亿元,增长85%。龙煤集团鸡西分子公司、沈煤集团盛隆公司、煤机公司、天源公司、北钢公司、珍宝岛药业等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以煤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和以石墨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市煤机工业园区粗具规模,入驻企业12户,密山、虎林进出口加工园区成长迅速。农垦、森工、铁路、电力等中省直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推出鸡西旅游形象广告,“激情北大荒、梦幻兴凯湖、悠远乌苏里、神秘珍宝岛、多彩大湿地”得到广泛宣传。成功举办了中俄兴凯湖沙雕艺术大赛、张健横渡兴凯湖、虎头“激情广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新开流景区湿地公园三期等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兴凯湖沙滩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中国最长沙滩”,兴凯湖被评为全省最具人气景区之一,当壁镇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全年

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8亿元。城乡市场繁荣,供需稳定。实施“家电汽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程,发放补贴6250万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25%。金融服务日益活跃,龙江银行入驻我市,域内金融分支机构发展到59家。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预计分别完成556.7亿元、225亿元,比年初增长15.2%和5.9%,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进一步向区级下放权力,鸡冠区列入全省发展城区经济试点。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俄贸易本币结算业务全面启动,鸡西海关监管仓库通过省验收,虎林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对俄贸易完成4.9亿美元,增长33.3%以上;与12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突破100 亿元,增长38.8%;实际利用外资6660万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350万美元,增长38.1%;积极组织参加哈洽会,签约项目123个,签约额16.8亿美元,增长10.5%;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鸡西)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交易会。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场县共建落实“三代”面积361万亩次。

——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按照“完善功能、打造亮点、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坚持高水平开发新城区、高品位改造老城区、高标准建设小城镇,集各方之力,汇多方之财,倾力改造城乡面貌。

全年城乡建设完成投资突破50亿元,是建市以来投入最大、项目最多、速度最快、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市中心区建设呈现新亮点。新建、改建、维修道路63条,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平大街改造工程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沿街辟建了游园、增设了绿地、更新了路灯,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风景线,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鸡兴东路、红旗路经过拓宽改造、拆墙透绿和美化亮化,与和平大街遥相呼应,提升了城市品味。实施鸡恒路等街路路灯改造,新增各类路灯近3000套,完成兴国路、文化路沿街楼体亮化300栋,扮靓了城市夜景。高起点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了公园步道、环路等项目;改造了河滨公园,新增绿地和游园38处,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了新

去处。做好“亲水”文章,完成了穆棱河风光带景观规划,水上公园、低碳路等工程开工建设。令人瞩目的鸡冠新区建设全面启动。这是鸡西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工程。按照打造“城市建设亮点、历史传承精品、龙江新城典范”的要求,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规划设计,抢前抓早争工期。一期工程全线铺开,康新路、长征街“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开工建设,道路沿线通讯、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步施工。体育会展中心、市一中新校区两个重点工程全面开工。完成了1800亩土地收储,商住工程开始启动。城关镇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县(市)五区共新修和改造街路71条、安装路灯1700套、沿街楼体亮化150栋、新增绿地和广场30处。密山市裴德镇与农垦牡丹江分局双峰农场共建小城镇列为全省试点,虎林市与东方红林业局共建小城镇正式启动,兴凯湖旅游名镇一期开工建设。虎林市荣获全省“百镇建设”先进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任务。深入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受连续暴雪考验,打赢了清雪攻坚战,保障了道路畅通。我市被列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被评为全省裸土治理先进市,造林绿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和谐鸡西建设取得新成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花大力气,下实功夫,用更多财力切实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供水、供热、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民生8个方面20件实事如期完成。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1%,同比增长34%,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国家教改实验区一期验收评估,鸡西大学毕业生就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市被列为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社区卫生首诊、转诊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做法在全省推广。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市公路建设里程1772公里,交工里程1500公里,总投资35.2亿元。兴凯湖机场开通了青岛、上海新航线,全年客流量8万人以上,位居全省新建机场第二名。成功举办了鸡西市大型科技展和第七届全市运动会。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食品药品、质量监督、

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妇女儿童、国防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和法制、国土、审计、统计、防震、老龄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进步。

——安全稳定局面有较大改观。高度重视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开展了“安全文化年”创建活动,深入实施 “四个专项推进”、“两个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减少91起,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7%,比省调控指标下降12.6%。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减少7起,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5.8%,比省调控目标下降27.8 %。认真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一批积案得到妥善处理,全年受理群众来访件次和人次分别下降17%和11%。全面推进“平安鸡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众社会治安状况安全感达到96.2%,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大力倡导“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释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各部门互相支持、通力配合,抓落实的执行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工程招投标网上监管和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等制度,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坚持依法行政,新建规范性权力运行制度1097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为100%。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广泛开展行风评议,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2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0亿元,年均增长3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加5586元和4100元,年均增长11.9%、16.6%。

为了推动鸡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十二五”经济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翻一番以上;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翻两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25%;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


鸡西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六年级科学教案第二学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