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穿线: 穿线时要检查管口护口是否齐全,缺则补齐,然后查看导线型号、规格、绝缘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无误后将导线放开,抻顺,在导线端部削去绝缘层,再把线芯绑在钢丝上,从另一端拉出,遂管进行,然后进行线头压接,接头选用定型压接帽压接。
3.线路摇测: 线路在未接设备及负荷前进行摇测,摇测前对该摇测线路的分支端部进行绝缘包扎,检查线路接线必须正确,确认线路导电体无对地现象后摇测。
4.通电调试: 线路绝缘摇测合格后,做通电调试工作,通常正常的工作电压进行线路调试,使用试灯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开关控制线路是否正确,确定线路能够正常工作。
5.线色使用: 三相电ABC线色对应黄色、绿色、红色,“N”为零线,线色对应淡蓝色,“PE”保护零线线色对应黄绿双色线,过线为白色。
6.质量措施:
(1)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直流与交流的导线,不能穿在同一根管道内。 (2)管内穿线不允许有接头、背扣、拧花现象。
(3)保护零线不得窜接,必须压接后电线供电气使用。(有汇流排除外) 7.本专业与土建配合:
(1)穿线施工不得损坏抹灰后墙面。
(2)接头后将线接头盘入盒内,用纸封堵后,防止脏污损坏。 (3)吊灯、送电、运行: (4)开关的安装及要求: 照明开关按钮向下为开,向上为关,有标志的应向下。接线牢固可靠,安装间应将预埋墙内的盒、箱用毛刷清扫干净,不得留有杂物,导线不得剪得太短,应留有一定的富余量,便于检修及更换,?一般不短于12-15cm。如两个以上开关在相线的联接应用压接帽或开关固定联接。
(5)插座安装:
安装前应用毛刷将内清扫干净。接线顺序为左火右零,上为接地,相线为黄、绿、红,零线为淡蓝,PE为黄绿双色。
(6)灯具安装: 一般要求高度低于2.5m 应加保护地线。 1)嵌入式日光灯的安装方法:灯具的长度应根据吊顶的结构做相应的调整,使用灯具的长度能与顶板模数一致,达到美观。每条日光灯固定于吊顶。蛇皮管长度不能超过1.5m,如过长应用明管卡子固定,嵌入式灯带的安装方法同样如此,吊点应每隔四套灯加一吊点固定。明装日光灯带长度10m,?应在两端及每隔四套灯具加一防晃支架。
防晃支架应用不小于L30×3 角钢制作,成排成行的日光灯带除 设计有要求外应与桥架固定成一体,在桥架内应敷设一条专用PE 线,使每套灯都能各自接地。
2)运行
①送电前的检查及摇测。 外观检查有无破折及拆改迹象,低压绝缘部位是否完整,导电接触面连接必须紧密,接线及相序排列是否正确,固定螺钉牢固,垫片与螺杆应合理。摇测绝缘阻、质线、绝缘及相绝缘。 ②标志位置并注明回路编号线径动向。
3)试灯:
①顺序为先支路再回路拆摇测,无误后方可送电试灯。 ②全部试灯完毕后应进行24h 连续着灯。以检测接头绝缘及整定值的匹配和产品的质量。
(7)附属设备安装:其他设备根据产品说明,设计图纸,基本操作要求平稳、牢固。 三、 采暖管道安装
? 由于管径较大,要求先布置托吊卡,宜采用靠墙用槽钢做托架,锅炉房中要根据具体环境用梁做吊点,用槽钢做龙门架,距地管道做短脚支架,间距合理。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缝必须达到一定焊接的管口必须切坡口。施焊时两管口间要留一定的间距,一般是管厚度的30%,焊肉底不超过管壁内表面,更不允许在内表面产生焊瘤。检查时焊缝处无纵横裂纹、气孔、夹渣、外表面无残
渣,弧坑和明显焊瘤。焊缝宽度盖过坡口约2mm。
1.试压: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打压,要求管道焊缝、法兰连接处严密,无渗漏。
2.清洗: 在设备勾头前,管道打压合格后,对管道进行全面清洗,一端与自来水相连后,开启循环泵,在管壁最低点泄水,直至出水洁净为止,用棉纱布擦抹无杂质。
3.调试运转:首先对系统冲水,通过软水器,将自来水软化后注入全系统,调整定压膨胀缸由接点压力表,确定系统压力,开启循环泵(在调试前对水泵应 填满填料,对阀门加油润滑)注意叶轮顽转方向,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在管道给水循环一段时间后,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下点炉,温度由低向高缓慢冲温,直至达到设计温度。
4.管道防腐保温:管道及支架要防锈、刷防锈漆二遍,保温要求管道美观、平直、厚度均匀,弯头处光滑无棱角,缠两遍塑料布,缠绕结实 压均匀整齐。质量标准:施工全过程按照ISO9002 国家标准执行,?质量按国优标准执行。
(1)采暖管道工艺流程: ①钢套管预埋→楼板孔洞预留→②主干管安装→检查甩口位置→主干管打压、冲洗→③拉垂线预埋穿楼板套管、卡具→排管安装→检查甩口标高及封堵→④暖气片组对、打压→暖气片就位→⑤锁活→⑥系统打压→降压充水保护→供热运行。
(2)采暖管道的孔洞预留
1)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预埋、预留小样图,给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审签后,由专业人员指导施工队伍分层、分部完成。
2)地下室进出户管室外甩口,要严格进行封堵,避免管内进入泥砂。并在室外做好甩口标记。 3)外墙进出户管,土建拆模后立即把进出户管做到位,一是在外墙做防水时保证外墙钢套管、进出户管为一体,提高抗渗能力。二是在雨期防止地下水向地下室倒灌。
? 4)穿梁、剪力墙钢套管预埋,要以土建给定的平线或50 线为依据,在梁底垫块放好后再进行,套管要与梁筋点焊牢固,保证钢套管的中心线一致,预埋套管的坡度,要与将来的管道坡面一致。
5)楼板预留孔要严格按小样图施工,纵向的孔洞按参照物保证中心线要一致。拔预留孔洞套管的时间要掌握好。
(3)采暖管道的安装:
1)采暖管道采用的管,要同质连接。焊接管安装前先刷防锈漆一道。
2)丝扣连接扣数合理,不乱扣,无齿锯断管后要洗口,丝头填料采用底漆一道,再上麻线铅油,填料要饱满,上料松紧度要适宜,外露丝扣要符合规范要求。
3)导管、立管安装,采用预制方法。管道配管调直后做好标记,把配件拆下重新上牢固,并编号、打捆,便于快速安装,立排管按楼层实际标高测量。
4)立管安装保证垂直度,采取拉垂线,先装稳卡具,后装管道的方法进行。
5)穿楼板套管要保持整体性,按实际楼板加地面装修量,配制要与楼板筋点焊牢固,套管与管之间要填充油麻,卫生间套管安装后距地面3cm,并做水泥馒头墩,穿墙套管按抹灰墙面的厚度配制,并从中间断开,便于墙面找平。
6)各类卡具在安装前要先刷一道防锈漆,采暖导管采用吊卡(吊棍要穿楼板)或角钢托卡,暖排管采用单双排定型卡具,距地标高一致。
7)?按图纸设计要求压力的1.5 倍,分部进行水压试验和管道冲洗,并做好试验报告资料。 8)暖气片安装,按规范要求安装炉钩或炉卡,保证统一的距墙尺寸,装稳协调牢固,装稳前明露部分刷防锈银粉各一道,灯叉弯锁活,上下支管煨制要一致,保持支管与灯叉弯的水平度一致。
5.给排水主要部位施工
(1)?预留孔洞,根据设计院孔洞位置图进行绘制预留、预埋草图,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三方审签后进行实施,由给排水专业人员进行检验核实登记。
(2)给水管道全部采用镀锌管件,根据楼层标高进行预制,丝头外露部分刷防锈漆,填料部分
采用底漆一道,麻线一道,铅油一道,达到填料饱满、均匀。
(3)排水管道采用PVC 管施工前进行孔洞核实,根据技术要求每层加伸缩节,主体施工配合立管、水平管预留,待土建卫生间条件具备后出苗子封口,做好尺寸,核查检查记录,所有卡具采用专用管卡,保证管道卡具配套统一。
(4)设备安装:各种设备经核实后就位,?垫铁不得超过3 块,地脚螺钉固定间距一致,?布局合理,泵类调试前,检查油位盘动连轴器,方可起动运转。
第五节 各分项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
一、结构施工与粗装修修的插入交叉施工原则
为解决装修总工期紧张的关键在于必须采取粗装修提前插入的原则,以保证精装修有充裕的时间。要充分体现结构快、粗装修早插入,精装要紧张的原则,在有工作面的情况下组织实施。为遵循上述原则 ,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如主体结构框架施工至七层时即可插入围护砌筑工程施工,外立面也可及时插入单元装配式幕墙施工,以便安装和抹灰工作可以插入。采取分段验收的方法,可保证粗装修修早插入,精装修跟上的原则得以实施。结构施工与粗装修工程有很多交叉矛盾,施工中要注意解决这些矛盾。
1.工作面交叉:
粗装修修插入后要与结构工作面适当隔离,划分区域,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干扰。应以不影响结构施工为原则。
2.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交叉:在粗装修工作面上部分防护设施可能会防碍施工,在此情况下可申报现场总监请求临时拆除,施工完成后再恢复。严禁私自拆除必要的防护设施,以保证结构施工安全为原则。
二、粗装修修与水电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 装修与水电通风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向来是工程施工中最尖锐的交叉矛盾,装修工作与水电安装交叉工作面大,内容复杂,如处理不当将出现相互制约,相互破坏的不利局面,土建与水电的交叉问题是一切交叉中的重点,必须重点解决。解决此矛盾的原则:
(1) 水电安装进度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进度计划,选择合理的穿插时机,要在总包单位统一的协调指挥下施工,使整个工程形成一盘棋。
(2) 明确责任,正确划分利益关系。 (3) 建立固定的协调制度。 (4) 一切从大局出发互谅互让,土建要为水电通风安装创造条件,水电通风安装要注意对土建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
三、内外装修的交叉施工
进入装修阶段内外装修亦存在许多交叉点,但总体遵循的原则为:先外后内,内装修要为外部装修提供条件和工作面,在此期间外墙装修始终处于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上。因此一切内部工作都要为外装修让路。
四、安装、装修与总图的交叉施工
由于总图施工是由建设单位另外指定的分包施工,为保证工程能按期竣工,安装、装修与总图的立体交叉,在工程收尾阶段,处于关键地位。因此,总包单位在场地布置、工序安排、现场道路、临电、临水等各方面,尽一切努力给总图施工创造条件,必保总图施工。
第七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技术管理措施 一、测量放线技术措施
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红线及总平面图、施工图进行放线。放线前认真审核图纸,并根据实地情况做详细的放线方案,然后按放线方案实施。放线由专职测量员进行,放线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并有标识。
(1)为便于施工,对测量放线定位用轴线定位桩进行保护控制(钢筋头、钢钉、或木桩定位),用经纬仪、钢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桩,再引测出轴线的控制桩,绘制出放线测量的平面布置图,并做记录,将定好的控制桩点用混凝土浇筑,为防止碰撞和丢失,用短铁管圈挡,做好明显标记。放线完毕后,经工长、项目经理进行自检复验,做放线记录,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报规划部门进行复验。复验合格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水准点的引测及水准桩的留设:根据图纸提供的水准点数据,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水准点??(及室内±0.00)的数据,认定规划局所提供的原始水准点的位置,保证新引测建筑物水准点数据准确。用水准仪塔尺在施工现场引测出施工所用的水准点,由于该建筑物较大可在施工现场设3个水准点,但水准点必须在同一水平上,为避免误差尽量使用同一水准点。并保证水准点不发生沉降和位移。水准桩的做法:桩柱200mm×200mm,桩柱长L=2500mm,地面下埋1m,地上留1.5m,基础500mm×500mm×200mm(混凝土),回填3:7 灰土,分步夯实,每步200mm,?水准桩埋完成后,测量时,把引测的高程用射钉做标记,并做红色油漆标注、编号、绘图,记录入档。
(3)建筑物的轴线控制和建筑物的整体垂直度控制 在建筑物内每层都要设定垂直控制点,楼角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其垂直度,保证工程主体完成后垂直度在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每一结构层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柱子、墙上弹出轴线和+50 线。
(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根据图纸要求主楼底板浇筑完凝固后,安设临时观测点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结构每升高一层,将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至±0.00 层,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每施工一层,观测一层,至主体完工。装修时每月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竣工后的观测第一年测2~3 次,第二年测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时间的关系曲线决定)为止。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规划
(1)?按GB/T19002-ISO9002 标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实行目标管理,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人。 (3)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的优良传统。
(4)完善质量管理办法,保证质量体系运行正常。1)由分公司技术质量科与项目工地签订质量达标合同书,做到奖惩分明。2)由分公司技术质量科派驻工地专职质量检查员。?3)分公司技术质量科定期对项目质量工作进行检查。?4)公司技术质量部不定期对项目质量工作进行抽查。公司、分公司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项目经理在质量异常情况下,及时进行调整,纠正偏差,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需要。公司、分公司两级质量部门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足以影响实现质量目标的偏差或倾向时,有权勒令其停工整改,并根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务分包队伍进行处罚。
二、过程控制
1.技术交底:目的是使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了解担负的施工任务的设计意图,施工特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殊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从而建立技术负责制、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及管理。)交底的主要要求是:以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工艺规程和质量检定验评标准为依据,编制技术交底文件,突出交底重点,注重可操作性,以保证质量为目标。
2.隐蔽验收:凡被下道过程所掩盖包裹而无法再进行质量检查的工序过程,分项过程,由工长组织隐检,填写隐检报告单交质检员检查验收,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提出隐检报告,并督促其及时完成隐检工作。一般项目隐检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关键项目由公司质量部门、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及监督部门共同验收把关。
3.重要工序:找出质量关键预控点,指定措施、标准、工艺,按标准先做样板间,进行质量预
控,确保工程质量。特殊过程,关键工序、新工艺操作,公司技术质量科到现场检查、把关,参与交底和实施,确保措施有效贯彻,工程质量有保证。特殊工序、关键工序操作工艺执行公司作业指导书。
4.本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确定及监控要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并监控其执行情况,做好监控记录。并坚持下道工序许可证制度。
(1)本工程关键工序:测量放线、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测量放线:必须制定放线方案由工长负责实施。并由项目经理亲自验线,复验后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最后交规划单位验线签字后再进行施工。钢筋工程:做好材料的验收,除对钢筋外观检查外,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并在现场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钢材、钢筋焊接,操作者要持证上岗,每个操作者均做试件,试件合格者方准施焊。模板工程:搞好模板设计工作,对柱、梁、板、梁柱节点、梁板节点均做专项设计。
(2)特殊工序:由特殊工序的操作者及监控人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的专业人员使用受控设备和经批准的方案进行连续监控。工长、质检员跟踪检查记录,施行超点检查和超标准控制。
5.交叉配合施工
土建之间或土建安装工种之间需要配合施工时,按过程流程进行,由需要配合的工长提前提出配合要求,条件具备后进行交接检查,再进行配合施工。配合施工的过程,交接检查,交接方在上级技术负责人或工程调度人员参加监督下进行。分别填写检查记录。
三、检验和试验
本工程现场试验业务受公司中心实验室监督指导,送检试验项目,由现场抽样员取样,建设单位(监理)参加验证,试验过程或部位检验和试验的控制,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试验室工作控制程序有关规定。
(1)建筑材料试验和施工试验是按程序规定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半成品、成品进行性能测试的工作。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质量情况,以便做出材料是否可用、施工试验项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是否继续施工的决策。
(2)按国家规定,建筑材料、设备及构件供应的单位对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后,除应检查是否有按国家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的试(检)验记录外,还要按规定进行某些材料的复试,无出厂证明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使用。
(3)进行试验的原材料及制品有:水泥、钢筋、钢结构的钢材及产品、焊条、焊剂及焊药、砖、砂、石、外加剂、防水材料等。
(4)材料及施工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填报委托单、进行必试项目和要求项目的试验、填写试验记录单、计算与评定、填写试验报告、复核签章、登记建帐、签发试验报告。
四、检验、试验设备的控制
现场设专职计量员一名,负责对检验、试验设备的检验检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使用合格受控设备。计量器具配备有清单及检定证书复印件;仪器有标识,有标准记录,有动态管理记录;检测器具有标识。
五、采购
执行公司发布的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和设备购置控制程序,由供应科从合格分供方档案中选择能确保履行合同要求的分供方。
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材料员负责对验证后的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标识。工长负责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工程标识,质量验评、签字确认。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工程标识。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评定,经监理工程师核验签字,并将有关评定资料交当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验。对隐蔽工程和重要、特殊的购进及过程产品保证其可追溯性。
七、不合格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