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3)

2025-07-31

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三)导学归纳: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略

(四)、反馈练习:

1.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上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目前许多城市的公交客车上写有“CNG”(“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这几个“洋字码”。CNG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NG的成分是CH3OH B.CNG的主要成分CH4 C.CNG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 D.CNG主要成分是C2H5OH

3.将一个干冷的烧杯倒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细小的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浑浊。由此可推断蜡烛的组成为( ) A.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肯定没有氧元素

4.在H2+CuOCu+H2O反应中,铜元素由+2价变为0价,氢元素由0价变为+1价。这类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以下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2

点燃?SO2 B.2KMnO4K2MnO4+MnO2+O2

高温?C.Na2CO3+Ca(OH)2===CaCO3↓+2NaOH D.3CO+Fe2O32Fe+3CO2

5.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沸点:℃ 乙烷 –88.6 丙烷 –42.2 丁烷 –0.5 戊烷 36.1 己烷 69.2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

6.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7.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03年初以来山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 A.H2 B.CO C.CH4 D.水煤气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条件氢气还原氧化铜: 。

(2)近年来,有些城市的公共汽车上标有“CNG”标志,表明这种汽车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请写出天然气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9.“西气东输”工程初战告捷,今年11月份,天然气已进入上海,近几年,上海几十万用户将全部用上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2)如果用煤气灶改为天然气灶,进燃气管道的直径不变,进空气管道的直径应 (增大”或“减少”)

10.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见图),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和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2目前大部分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和 ;尾气放出的 、 、 、 和 ,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为保护环境,科技人员一直在潜心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包括① ,② 以及使用无铅汽油等。除此之外,一些城市的部分汽车已经开始使用 、压缩天然气和 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6、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来源A.可燃物本身是否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空间里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五、布置作业:课后1、2、3、4、5

六、板书设计

课题2、燃料和热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这称为吸热现象

(3)燃料的使用:(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要有足够的氧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燃料不充分的缺点:①产生的热量少,______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七、教学反思: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懂。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采用活动

与探究的形式。本节课教学设计也是着眼于活动与探究,更侧重于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本节课的基本过程是从提出问题—活动与探究—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解释与应用。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学生先后经历了调查访问、查阅收集资料、数据处理、交流讨论、反思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例中结合具体内容比较好的完成了探究过程,实现了化学新知识的构建。如:课前教师选取生活中的探究题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展开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讨论,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调查材料,然后从不同的分类角度进一步思考、讨论常用燃料,对燃料形成新的认识。再比如:关于学生对合理开发和节约化石燃料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的目标的实施,本节课教学中采取了数据图表处理的探究方法,根据我国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通过简单计算,完成化石燃料开采年

限图表,使学生在理性思考中获得了

《课题2、燃料和热量》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二、认知与探究:

(一)、知识性问题:

一、化石燃料

1.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_____再生能源。

人们常把 ________称为“黑色的金子”和 工业的“粮食 ” ”;把 _________称为工业的“血液”。 2.煤和石油

煤 石油 形成 形态特征 组成元素 物质类别 干馏 冶金工业原料 化工原料 重要的燃料 加工 及 应用 变化 加热 分离 变化 3.天然气( )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____;其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等处;产生于 __________________ 。

(1)CH4的物理性质:______色、____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__, ___溶于水。(2)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性问题:

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____和 _____现象。 例: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 吸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___ 2.燃料的使用: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要有______________,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

(2)燃料不充分的缺点:

①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②产生大量的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四.H2、CO、CH4的比较 H2 都是: CO CH4 物色态味 理 密度 性质 溶解性 化可燃性 学性还原性 质 检验方法 三、梳理与反馈:

(一)知识梳理: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略。

(二)反馈练习:

1.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上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2.目前许多城市的公交客车上写有“CNG”(“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这几个“洋字码”。CNG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NG的成分是CH3OH B.CNG的主要成分CH4 C.CNG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 D.CNG主要成分是C2H5OH

3.将一个干冷的烧杯倒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细小的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浑浊。由此可推断蜡烛的组成为( ) A.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肯定没有氧元素

4.在H2+CuOCu+H2O反应中,铜元素由+2价变为0价,氢元素由0价变为+1价。这类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以下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2

点燃?SO2 B.2KMnO4K2MnO4+MnO2+O2

高温?C.Na2CO3+Ca(OH)2===CaCO3↓+2NaOH D.3CO+Fe2O32Fe+3CO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