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氧化铝厂通用安全规程
凡是氧化铝厂职工除严格遵守执行本工种、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定外,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1一般安全规定
1.1.1工作之前必须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要将长发盘在帽子内。维护、清扫运转中的设备时不准戴围巾、手套操作。
1.1.2班前、班中不得饮酒,酒后上班者,班长必须停止其工作。 1.1.3禁止把小孩带到工作岗位上来,以防发生意外。 1.1.4单人上楼负重,男工不超过30kg,女工不超过20kg。
1.1.5不得无证驾驶一切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有权拒绝驾驶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制动失灵的任何机动车辆。
1.1.6未经许可,不准私自开动和挪用他人所管辖的机器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
1.1.7拒绝开动和使用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机具、设备。各种设备、工具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检查,确认安全无隐患后方准开动使用。
1.1.8注意劳逸结合,严禁加班加点,生产需要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由厂长批准。 1.1.9安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36V,在潮湿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使用不准超过12V。
1.1.10禁止爬越裙式机、皮带机及其它运转的输送机械设备,更不准躺在或坐在皮带等输送设备上休息。禁止在螺旋盖或流槽盖上行走,通道部分盖板要牢固。严禁从运转中的磨体下通过。 1.1.11所有槽盖人孔必须有盖且要牢固,地面上的坑、沟、池必须设置牢固的围栏和盖板。为了施工临时开挖的坑、沟,在通道上必须设置围栏或障碍物,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晚上要设照明和红灯。
1.1.12非带人电梯及其它提升设备,不得带人。需要时,必须符合带人电梯技术标准和要求。 1.1.13高大建筑物必须有防雷设施,每年夏季前都要认真检查监测一遍。
1.1.14夏季施工,要预防倒塌,注意通风降温,预防中暑。冬季施工,要注意防寒、防冻、防火,临时取暖火堆需人走火灭。
1.2高处作业
根据国标GB3608-83规定,凡是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为高处作业。
1.2.1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癫痫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人,禁止从事高处作
- 15 -
业。
1.2.2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设施。如围栏、安全网、扎安全绳、安全带等。围栏的高度不低于1.2米。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
1.2.3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超过6级、雷暴雨等)影响施工安全时,必须停止高处作业。 1.2.4在活动梯子上作业,梯子要牢固、防滑,并设专人扶梯监护。
1.2.5高处作业,所用材料应堆放稳妥,所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作袋内,防止坠落伤人。 1.2.6非排除障碍人员,不准攀起重臂、绳索和随同吊装物上下。
1.2.7从高处往下投掷物品时,要限定警戒区,设置围栏,并设专人看管,夜间要设照明和红灯。警戒区半径不小于落物高度和可能崩滚的距离。
1.2.8搭设脚手架使用的木、竹、金属管材,必须坚固,禁止使用腐朽易折材料。脚手架必须绑扎牢固,不准超过负荷使用。立杆及横杆的大小、间隔,根据材料和施工要求确定。脚手板之间有空隙和探入板时,应有防滑措施。
1.3生产准备
1.3.1班前会
学习目标:能够按照要求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准时参加班前会,并熟悉掌握班前会召开的程序和内容。
班前会是氧化铝生产岗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会议。它是通报上一班次的生产情况,对本班次的生产工作进行布置与安排的基础环节。
1.3.1.1、班前会的准备
1.接班前15分钟穿戴好劳保用品。 2.本班班长向上班班长了解生产情况。 3.本班班长向上级调度系统接受生产指令。 4.全班成员到指定地点参加班前会。
1.3.1.2、班前会的基本程序
1.考勤员点名,通报当班出勤情况。 2.交班班长介绍当前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 3.接班班长安排本班生产及设备运行方式。 4.安全员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3.1.3、班前会内容
1.考勤员进行考勤,考勤的形式必须是“点名答到”,并当场在公开张贴的考勤表上清楚记录
- 16 -
每个人的出勤情况。
2.交班班长介绍上一班次的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
3.接班班长根据上班生产情况及设备情况和上级的生产指令,对本班生产进行安排,对每个岗位和每个班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安全员要检查本班人员的劳保品穿戴情况,并根据当前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提出在岗位操作接巡检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3.1.4岗前思考五分钟内容
一分钟思考劳保用品是否穿戴齐全有效;一分钟思考运行(检修)工作的操作(检修)步骤;一分钟思考操作(检修)过程中的潜在危害;一分钟思考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一分钟思考如果补救措施失效,应有那些逃生方法。
1.3.1.5、相关知识
劳保品穿戴标准:
1.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扣子全部扣好。
2.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冒内衬垫不能过低,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3.工作鞋带必须系牢,后根部要提好。不准拖拉。 4.防护眼镜要戴好,不准用墨镜代替防护眼镜。
1.3.2记录填写
学习目标:能够认真、准确、规范的填写好各种表格、记录,并保持其干净、整洁。 记录主要是记载岗位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过程控制参数及化验分析数据等。它对生产的组织管理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氧化铝岗位记录时一般包括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安全确认记录以及各类台帐。
记录的格式一般由上级单位或本单位技术人员编制,依据设备运行的要求和生产工艺的各种参数确定记录的明细。
1.3.2.1、记录填写内容
1.按时巡检并及时地将生产状况填写在巡检记录本上。 2.针对检查中设备运行状况及参数,认真填写设备点检卡。 3.按时检查操作条件,并认真做好记录。
4.及时索要技术指标化验分析结果,并准确做好记录。
1.3.2.2、记录填写要求
- 17 -
1.记录填写要求字迹工整。
2.谁检查、谁填写、谁签名,不准代记代签。按时检查,按时记录,不准超前或拖后。 3.填写内容要符合巡回检查及点检时设备、生产运行的真实情况,不准漏填、瞒报或事后修改。 4.交、接班签名时,经双方确认后当面签字。
5.技术指标的原始记录要求表格内设定的内容必须全部填写,各类数据准确无误。
6.各种表格、记录本要妥善保管,注意保持整洁,封皮干净无污渍,整体无卷角,没有撕页、缺页和胡写乱画。
7.异常情况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分析原因,重要的情况要向上级汇报。 8.各种记录本和表格车间要专人负责收存发放
1.3.3交接班
1.3.3.1交班
1.提前一小时向班长汇报本岗位情况。 2.认真填写本岗位的交班记录。
3.本班产量、质量、生产技术指标情况。 4.设备使用、清理、检修情况。 1.3.3.2安全情况。
1.工具、仪表、材料、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2.车间指示。
3.清理环境、设备卫生,达到交班标准。
4.负责向接班者口头、详细、认真、如实介绍本班生产情况及提出下个班注意事项,回答接班者提出的问题,经接班者签字同意后方可离开岗位。 1.3.3.3接班
1.穿戴好劳动保护品,提前30分钟开班前会,听取班长布置生产任务及有关事项。 2.提前15分钟到岗位,对所属设备进行详细检查,认真了解生产状况及指标情况。 3.听取交班者介绍情况,如有问题当面提出,并与交班者协同处理,无问题后准许交班者离开岗位。
4.接班情况及时汇报班长。
1.3.4设备
1.3.4.1检修、清理
- 18 -
1.设备检修、清理(包括与其有关的设备),一律由设备操作人员停车、拔下保险丝具(较大保险或电磁站内保险及拉令克由电工执行),由检修、清理人员挂工作牌。填写安全卡片和安全确认卡,经验证无误后,方可工作。检修、清理结束后,由挂牌人员摘牌,并向操作人员作详细交待。
2.除非有可行的隔离保护装置,否则不准同时在同一垂直工作面上施工。
3.所有设备的运转传动危险部位,都要安装防护装置,转动轴和卡箍不准留有过长的螺钉或顶丝。
4.所有电器设备、电动工具,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使用手提电动机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5.进槽内检修、清理及管道合岔,所有进出料管道要关好考克或加盲板,确保不进入溶液、料浆、蒸汽等物料,方可施工。
6.带料受压管道、容器,禁止重力敲打和拉挂负重。
7.拆卸蒸汽、溶液、料浆等管道、槽子人孔时,要将汽、料、风放尽。工作时不要面对法兰,卸螺丝由下而上、先难后易,预防物料喷出,漏击伤人。
8.多人清理管道、拖、拉转动或将要卸完最后一个螺丝时,要互相照看,统一行动。使用风镐休息时,应将钎子头抽出,以防伤人。
9.打大锤时,锤头要牢固,对面勿站人,扶钎打锤俩人不得同在一边,三人要成三角形,淬火物不能做钎顶。
10.严禁使用加温办法拆卸泵叶轮背帽,以防止背帽中有水汽化,爆炸伤人。 11.设备检修清理时所拆卸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工后必须恢复齐全、牢固。 12.在进行与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有关的工作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1.3.4.2设备维护操作
1.交接班时,人员要详细交接设备检修、清理及其它与安全有关的情况,并填写好原始记录。 2.设备开车前,必须首先进行详细检查,所有容器内及设备运转部位是否有人,与有关人员及岗位切实联系好,本岗位人员到齐后再开车。 3.电话联系或下达指令时,要问清听准、确保无误。
4.检查、擦洗设备时,保护品要穿戴好,袖口要扎紧,棉纱、手套等要离开转动部件,避免缠住伤人。
5.设备运转部位轻固件松动或附属设施发生故障,必须停车处理。
6.设备正常使用中,安全装置失去作用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发现、处理,确保不发生意外事故。 7.往转动的齿轮里加油时,严禁在齿轮的咬合方向进行。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