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建设 内容 指 标 名 称 信息化应用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 目 标 行政、教学(含有顶岗实习远程管理系统)、学生、后勤等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所有专任教师均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智 慧校园全面建成、全面应用 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要求;所 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 1. 每个专业至少建立5个以上有一定规模、每年至少能接受10 个以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 备注 4 实习实训条件 (二)办学水平
序建设 号 内容 1 指 标 名 称 目 标 初次就业率排在全省高职专科前40%(以省教育厅公布数据为准) 排在全省高职院校前40%(以省教育厅核定数据为准) 备注 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 质量 毕业生自主创业率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质量 学生专业技能测试 学生毕业设计考核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认真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试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的测评结论达到A;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校级项 目全覆盖、省级项目立项数达到同类学校平均立项数;建设期内打造2个以上在江西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学校建立专业技能考核制度,每个专业参加校级技能考核成绩均合格 学校建立毕业设计考核制度,并将毕业设计纳入学生毕业要求。 2 学校分专业(群)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每年开展专业综合素质 评价,学生都能达到合格以上。 11
序建设 号 内容 指 标 名 称 目 标 备注 竞赛(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者建设期间获得省级一等奖4个以上,国家级二等奖2个以上。 认可的各项竞赛) 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 3 社会 纵向科研 服务 水平 横向科研 示范引领 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1500人以上(艺术体育类专门学校1000人 以上)。 每年承担的职业培训规模(人次)超过在校学生规模数。 每年立项省级5项以上,建设期间立项国家级2项以上。 每年立项10项以上,技术服务收入年到账经费100万元以上。 建设期间承担省级以上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活 动、在活动或者会议作典型经验发言2次以上。 (三)标志性成果
序号 指标 名称 目 标 10项 备 注 1.标志性成果须是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经评审产生的项目和颁发的奖励或业内公认的成果。 2. 政府部门认定或非竞争性评审产生的标志性成果,须在建设期内验收通过,才能计算在内。 1 国家级 12
序号 指标 名称 目 标 备 注 3.同一项目多次立项或奖励的,只计算一次;同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双重立项或奖励的,只计算国家级。 4.同一专业内,同一种标志性成果多次立项或奖励的,只计算一次。 2 省 级 40项 5.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的才认定为省级标志性成果。 6. 在本指南其它指标中已计算的标志性成果,在此项中可以重复计算。 (四)特色发展
序号 建设 内容 成果类型 重大创新型 1 特色发展成果 显著进步型 示范引领型 目 标 备注 学校在项目建设期间有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给学校发展带来明显成效,并在全省形成了较大影响;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优质校建设,学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并在全省排名进入前5%; 提炼,数量不限。 学校某项工作,长期位居全省第一,并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二、重点建设任务 (一)特色专业群
序号 建设 内容 指 标 名 称 目 标 备注 13
1. 1.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每年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专业建设机制 2. 1.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须和企业共同开发; 3. 2.按照企业生产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其中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要建成1个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业孵化和实习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机制 4. 3.至少1个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进行试点,试点人数50人以上; 5. 4.每个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与企业合作建立1个以上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 备 注 序号 建设指 标 名 称 1. 目 标 内容 专业群构建 2. 1.对接行业或区域产业建立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群构建合理; 3. 2.每个专业群由4个及以上专业组成,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2 特色专业群建设 1. 1.群内专业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2. 2.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 革 3. 3.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 4. 4.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模式改革; 5. 5.建立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 1. 1.系统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2. 2.每个专业群至少建成2门以上相关专业共享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群内各专业至少建成3 课程体系构建和门以上体现本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每个专业群至少主编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建 教学资源建设 成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3. 3.至少建成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 14
1. 1.开发1个以上国际化合作项目; 国际化办学 2. 2.将2项以上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引入教学内容; 3. 3.共同开发1个以上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 1. 1.有2个以上的专业群进入全国一流高职特色专业群; 2. 2.每个专业群均应有自己的国家级和省级标志性成果; 3. 3.群核心专业综合评价水平排在学校所有专业综合评价的前20%,其他专业的综合评价水平重点专业群办学不得排在学校所有专业综合评价的后30%; 水平 4. 4.每个专业的就业率,必须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 5. 5.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数达到全校开设专业数的50%以上,在校学生数达到办学规模的60%以上。 (二)教师队伍建设
序号 建设 内容 指标名称 目 标 备注 1 2 1. 1.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专业(群)带头人、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兼职教师选聘与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建设2. 2.建立并实施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评聘制度; 教师3. 3.建立健全了将师德表现、教学水平、应用技术研发推广成果与社会服务成效为重要内容的建设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机制 4. 1.建设期间,每位专任教师必须到企业任职6个月以上; 培训机制 5. 2.建设期间,重点建设专业群的骨干教师至少海外培训1次,其中,有3人以上的骨干教师 培训或者访学1年。 拔尖每个重点建设专业群应当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到学校担任专业群发展规划的领头人,每年为学领军人物 人才 校工作不少于30天,能够牵头取得1项以上省级标志性成果。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