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亿片健胃消食片中药前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设备搬运通道得最小宽度,同时还留有车间扩建得位置.这样可以统一管理,集中操作,还可减少备用设备,即互为备用,例如三个水解罐布置在一起,使安排人员时更合理;
4. 各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柱子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设备的传动部分要有必要的防护装置;
5. 要考虑相同设备或或相似设备互换使用的可能性,设备排列要整齐,避免过松过紧;
6.满足建筑要求,
7. 设备布置时,除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位置外,还须留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如本车间在布置脱色罐与压滤罐时,由于所选设备大,若将压滤罐放在脱色罐的正下方,则会使将来的检修工作困难,因此须将脱色罐与压滤罐错位布置。
8.设备布置时必须保证管理方便和安全,关于设备与墙壁之间的距离,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标准以及运送设备的通道和人行道的标准都有一定的规范,设计应予以遵守。
9.对防爆车间,工艺上必须尽可能采用单层厂房,避免车间内有死角,防止爆炸性气体及粉尘的积累,建筑物的泄压面积根据是生产物类别按规范设计,防爆厂房与其它厂房连接时,必须用防爆墙(防火墙)隔开.
10.操作台
此外,在中药材的前提取车间常常有乙醇提取岗位,有防爆要求,所以厂房应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和通风外窗,提取车间不宜做大平面布局,适宜设计成单层厂房,厂房总体布置时采用了单层布置法,计量罐放在中间,主要设备(如反应罐,脱色罐等)安装在操作台,离心机、压滤机、贮槽等布置在最底层(地面)的布置方法。
辅助生产部分包括动力室、配电房、化验室、机修室和原、辅料及成品的仓库等;行政、生活部分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男女更衣室、储存室、浴室和厕所。同时要兼顾厂区供电、供水、供热和管理方便的各方面要求,因而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般情况下,将辅助设施布置在其中间,如配电室布置在电负荷的中心,控
21
年产10亿片健胃消食片中药前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制室设在靠近生产区域内,空调机房布置在需空调间的附近,这些房间一般布置在车间的北侧。
生活室中的办公室、化验室、休息室等布置在南面,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采暖,更衣室、厕所、浴室可安排在北面[5]。 6.4 工艺管道布置
化工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多用管道输送,给排水、供汽等也是用管道输送的。合理的进行管道布置,才能使生产安全,建设成本降低,因此,在进行管道布置时,我们必须遵循管线布置的原则,具体如下:
1. 管线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力求短捷,方便施工和维修; 2. 管线宜直线敷设,并与道路、建筑物的轴线以及相邻管线平行输送纯水的主管应采用环形布置,不应出现“盲管”等死角;
3. 尽量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及管线与管线的交叉;当交叉时,一般宜成直角交叉;
4. 除雨水和下水道外,其他管线一般不宜布置在道路下面; 5. 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线不得穿过可燃材料的结构物或堆场; 6. 地下管线应满足一定的深埋要求,一般不宜垂直敷设;
7. 地上管线应尽量集中共架(共杆布置),并不应妨碍运输及行人通行,不影响建筑物采光,不影响厂容整齐美观。管线跨越道路、铁路时,应满足公路、铁路运输和消防的净空要求;
8. 在山区建厂,管线沿山坡布置时,应注意山坡的稳定,防止被山洪冲倒 本次设计为健胃消食片生产车间,车间内有煎煮、提取,过滤,浓缩等工段,详细情况请看车间平面布置图。健胃消食片提取液生产车间长60米,宽25米,单层框架结构,层高6米车间由生产区及辅助设施组成。
第七章 主要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7.1 前处理生产岗位生产要点
中药材的前处理一般在生产区进行,并且要有通风设施,直接入药的中药材的配料应在洁净区进行,
药材净选包括拣选,风选和筛选,剪切,剔除,刷擦,碾串等方法,净选可用可采用人工手段或利用设备,挑选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不锈钢材质比较常用,风选,筛选等粉尘较大的操作间应安装吸尘设施。 清洗 清洗间应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地面应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药材洗涤槽应选用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材质,一般不用不锈钢加工,尺寸根据
22
年产10亿片健胃消食片中药前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药材量,洗涤槽内应设上下水,满足流动水洗涤药材的要求。 切制
按工艺切片,切断,切块,切丝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切,刨,矬,劈等切制方法,要有足够的面积,切制设备的两侧要有摆放带切和已切药材的地方,设备电源必须在设备选定后确定,因切药机有时布置在房间中间,电源易错位。 干燥 药物干燥必须在干燥室,要根据干燥的药材量来计算干燥设备的台数,,从而确定干燥室面积,药物性质不同,干燥温度不同,选择干燥设备的技术参数也不同,干燥设备需设计排风系统,干燥设备的排潮口要接至空调排风管道。 配料 直接入药的净药材的配料,粉碎,过筛,混合的厂房应布置在洁净区,设通风,除尘设施。
7.2提取浓缩岗位生产要点
称量,配料 提取用中药材是经处理的中药材
提取 根据工艺要求,提取用煎煮法,根据产量做物料衡算,计算提取罐,再计算提取罐的容积和台数
浓缩 浓缩岗位也设计在提取间内,浓缩设备的选择与提取罐配套,提取和浓缩设备大量排水不可以聚积、提取使用饮用水。
7.3多功能提取罐设备运行和操作规程
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主要用于对中药材以水活有机溶媒为介质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煎煮热回流提取等工艺过程,并可在提取过程中,同时回收挥发油成份。提取罐对大批量药材有效成份提取效率高;节约能源,有效成份提取更充分,提取液含药浓度较高。
7.3.1 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的工作原理
本设备的整个提取过程是在密闭可循环系统内完成,可进行常压提取,也可带压低温提取、无论是水提、醇提、提油或作其它用途,均可根据药物性能要求自行确定。 (1)水提:水和中药材装入提取罐内,开始给夹层热源(如蒸汽),罐内沸腾后减少供给热源,保持罐内沸腾即可,维持时间根据提取药理工艺而定,如密闭提取需给冷却水,使蒸汽气体冷却后回到提取罐内,保持循环和温度。 (2)醇提:先将中药材和酒精加入罐内(必须密闭),给夹层热源蒸汽,打开冷却水使罐内达到需要温度时(根据提取药理工艺而定)减少供给热源,使上升汽态酒精经过冷凝器后成液态酒精回流即可。为了提高效率,可用泵强制循环,使药液从罐下部通过泵吸出再从上部进口回流至罐内,解除局部沟流。 (3)提油:先把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材和水加入提取罐内,打开油分离器的循环阀门,调整旁通回流阀门,开供给热源阀门,达到挥发温度时打开冷却水进行冷却,经冷却的药液应在分离器内保持一定高度使之分离。 (4)回收酒精:将酒精加入缸内,供给蒸汽,打开冷却水,再打开回收阀门即可。
7.3.2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的结构组成
1.主罐:分三层,内罐投药材和溶煤,夹层加温,外保温。
2. 捕沫器:连接于主罐,主要用来消除煎煮中药时产生的泡沫并防止药流蒸汽中的药渣带进冷凝器内。
3. 冷凝器:主要作用为对药液蒸气进行冷凝,二次回流到主罐内作为溶煤。 4. 冷却器:主要用作对冷凝药液进行冷却。
5.油水分离器:主要作用是在提油时将经冷却后的回收液进行油水分离,以获得需要的芳香油
23
年产10亿片健胃消食片中药前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7.4 三效浓缩设备运行和操作规程
1. 先开启真空设备,打开阀门,关闭排空阀门,将一效、二效、三效的真空表压达到0.04Mpa,开启进料阀门,料液上升至蒸发室视镜一半,关闭进料阀门,开启蒸气阀门升温加热,同时打开二效进料阀门,物料进入二效蒸发室下中视镜一半处,关闭进料阀门,再打开三效进料阀门,物料进三效至蒸发室下中视镜一半处,关闭进料阀,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对蒸汽进行冷却,开始正常浓缩工作。
2. 根据各项的蒸发速度,不断进料,补充至原来位置。
3. 排水:当二效受水器冷凝水升至视镜的1/2处,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破坏真空后,开启排水阀,排水后复原。
4. 当三效受水器中冷凝水上升至视镜1/2处时,关闭阀门,打开排空阀,破坏真空后,开启排水阀,排水后复原。
5. 冷却器排水:当冷却受水器水位上升至视镜1/2处,关闭真空阀门,打 开排水阀,破坏真空后,开启排水阀,排水后复原。
6. 收膏:由于一效蒸发温度高,浓缩速率快,比重大,出膏方便,将二效浓缩液进入一效浓缩,关闭阀门,开启蒸发器排空阀和出料阀,破坏二效真空至0,开启阀门,物料进入一效完毕并重新进料至规定液位后复原,将三效浓缩液进入一效浓缩,操作与二效同。将药液进入一效完毕并重新进料后复原,进行工作。一效料液浓度达到所需比重时,关闭蒸汽阀门,真空阀门,打开一效排空阀,破坏一效真空,待表降至0,开启阀门收膏,完毕后复原[6]。 7.5生产流程控制要点
健胃消食片生产流程基本使用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否则,将严重影响下一工序的进行,对产品的连续生产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将生产各工段的工艺要求叙述如下:1、水提车间通过浸泡并煎煮草药,使有效成分溶于水中,之后每批投料再加两次水煎煮,提高有效成分含量。2、浓缩车间一次蒸汽进入一效加热室,将料液加热,同时在真空作用下,喷入一效蒸发室,料液从弯道回到加热室,再次受热又喷入蒸发室形成循环,水分迅速被蒸发,蒸发出来的第二次蒸汽进入二效加热室给二效料液加热,同理形成第二个循环,料液中水不断被蒸发掉排出,浓度得到提高,直到所需要的比重,由出膏口出膏。
24
年产10亿片健胃消食片中药前处理车间工艺设计
第八章 安全生产和“三废”处理
8.1 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操作 如防火防爆设计
防腐蚀设计 防静电、防雷防机械伤害 防高温、烫伤 防繁重体力劳动 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向技术人员报告 8.2 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方法 8.2.1 废气
主要是水提出渣时的废气,可自然排放。 8.2.2 废水
主要是浓缩出的水,可用来肥田。 8.2.3 废渣
主要是药渣,也可肥田。 8.2.4 噪声
空压机、泵,开门开窗减小噪音。 8.3 编制依据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0年10月24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4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8.4.1 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Ⅱ类标准。 ③《工艺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 ④《工艺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的有关部分。 8.4.2 排放标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