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甲虫!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习作配图。
习 作 4
一天,陆孝娟跟妈妈在树林里散步,亲眼看到了“乌鸦反哺”的情景,十分感动。后来她把这件事写了下来
乌 鸦 反 哺
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
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虫子飞进巢里。
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思考并讨论一下:陆孝娟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写人物对话要注意什么?
从下面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也可以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习 作 5
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出黑板报,胡瑞芝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端午节快到了,请你选用以上材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习 作 6
一天,夏志成同学看到有些小朋友捕捉蜻蜓,便上前劝阻。他又想,好多同学不知道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他给报社投了一篇稿子。
保护蜻蜓
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喜欢捉蜻蜓,使好多蜻蜓死于非命,我感到非常痛心。
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它可以连续飞行一个小时不着陆。蜻蜓眼睛锐利,专门捕食苍蝇、蚊子、小飞蛾等。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哇!连它在水里的幼虫都能消灭许多害虫哩!
保护我们的“除害飞行家”——蜻蜓吧!
在我们周围,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儿。你对哪件事儿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想好了再写下来。
习 作 7
日记,就是记下一天中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也可以记下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收获、体会。下面是一位小朋友关于捉鱼的日记,写得很有趣。
10月2日 星期日 晴 我家的浴缸里养了四条鲫鱼。
下午,我刚做完作业就去看鲫鱼。它们在浴缸里游过来,游过去,真可爱。我想捉一条玩玩,便跑出去取了一只脸盆来。我先把鱼逼到一个死角,再迅速用盆子去舀。没想到这鱼那么机灵,竟从一个缝隙处逃走了。我费了九牛二虎的劲才把一条鱼舀进盆里。我想:这下你可跑不掉啦!我猛地一把抓住了它,谁知它一挺身,又从我的手里滑到盆子里去了。水溅了我一头一脸,弄得我哭笑不得。
日记只要写得真实、明白、通顺就行。字数多少,由记述的内容而定。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日记一般不加标题。
请你回忆一天的见闻、所做所想,选择一件最有意思的事,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习 作 8
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耿新华同学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肚子再也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