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和王朝的组织模式是( )。 A.父系大家庭
B.父系氏族公社 C.父系家庭公社
D.部落联盟
2.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 A.内服B.外服C.国 D.野 3.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 )。
A.三公九卿制的确立
B.三公宰相制的确立 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D.二府三司制的确立
B.京察 C.大计 D.磨勘 B.任子制 C.訾选制 D.辟用制
4.战国时期对官员的考核形式是( )。 A.上计 5.汉代反映官僚阶级特权的选官制是( )。A.世袭制 6.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的最突出特点是( )。
A.三省行政中枢格局基本确定 B.御史台不再隶属于少府而完全独立 C.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D.门阀政治盛行,呈现贵族统治色彩 7.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 )。A.州 B.道C.路 9.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 10.清代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教合一制度 B.军事管制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分离制度 11.清政府在台湾设省的时间是( )。A.1883年 B.1884年 C.1885年 12.1905年,孙中山组织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国民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华兴会
13.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 )。A议行分开 B.议行合一 C.三权分立 D.三权合一 14.“超然内阁”的总理是( )。A.唐绍仪 B.陆征祥 C.赵秉钧 D.段祺瑞 15.国民党中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从1928年到1931年采取的是( )。
A.集权制
B.常委制 C.委员合议制
D.首长负责制
16.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的时间是(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A.中政会
D.1941年
D.国防最高委员会
17.国共和谈破裂后,蒋介石在广州设立的国民党最高决策机关是( )。
B.中央非常委员会 C.军事委员会
18.苏区行政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普遍采取的是( )。A工资制 B供给制 C补助制 D薪金制 19.陕甘宁边区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边区参议会
B.边区政府委员会 C.行政公署
D.专员公署
D.中共“四大”
20.中共提出建立民族区域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1.西周的行政文书大体上有( )。A.诰 B.命 C.誓 D.简书 E.纟要 22.中国古代自秦以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体制的时期有( A秦 B西汉 C隋 D唐 E宋 23.隋唐时期选官途径除了科举制外还有( )A.门荫 B行伍 C流外入流 D入幕 E訾选 24.宋代会议制度按类划分有( )。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 C.临时朝议D.朝议 E.廷议 25.辽代全境分为若干京道,正确的表述有( ) A.东京 B西京 C南京 D中京 E上京 26.清代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是( )。A.守
A.袁世凯
B.政 C.才 D.年E.德
27.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控制北京政府的军阀派系和人物有( )。
B.桂系 C.皖系 D.奉系 E.直系
28.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的行政层次结构包括( A.县B.区C.市 D.乡E.保
D.1886年 D.行省
8.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是( )。A.北、南宰相府 B.北、南枢密院 C.大林牙院 D.北面官系统
B.大理寺 C.部察院 D.内阁
29.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形式主要有( )。 A.共产党的监督 B.参议会的监督 C.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A.工农民主政权 B.抗日民主政权 C.人民代表大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31.侨置郡县 32.票拟和批红 33.五院制
34.陕甘宁边区政府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战国时期郡县制趋于完善的表现。 36.简述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38.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执行有何经验?
五、论述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13分,共25分) 39.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 40.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D.群众监督E.审计机关监督
30.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共在各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形式有( )。
D.人民民主政权 E.社会主义政权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进行行政决策常用会议制度,无论采取哪种会议形式,处于行政决策主导地位的均是( )A.贵族 B.国君 C.家臣 D.士
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A.都察院B.六科C.十三道 D.厂卫 3.晚清时期,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 )A.都察院 B.御史处C.五城察院 D.军机处 4.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
A.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 A.内阁总长
B.总统监督制 C.司法监督制 D.议会监督制
D.道尹
B.委任 C选举D.考试
5.1914年,《县官制》颁布后,县知事便隶属于( )
B.省行政长官 C.市行政长官
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形式上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是( )A.推荐 7.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权力中心是( )
A.国民参政会 B.国防最高委员会 C.国民党中政会 D.中华民国总统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央执行委员会 B.国务院 C.人民委员会 D.政务院
9.清朝雍正帝即位后,执掌军国大政,秉承皇帝旨意办理机密大事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 A.议政王大会 A.票拟
B.南书房 C.军机处
D.宗人府
10.明代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并加以驳正,这被称为( )
B.封驳 C.批红 D.科参
B.北面官制 C.勃极烈制
D.三省制度
D.监察院
11.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官制是( )
A.南面官制
12.北宋时期设置的独立谏诤机关是( )A.谏院 B.知谏院 C.御史台
A.行政院 B.军事委员会 C.中央政治委员会 A.特任官和委任官 A.伯克制度
D.国民政府委员会
D.文官和武官
D.政教合一制度
D.太守
13.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防最高委员会,恢复( ) 14.根据官员职务性质和任用方式的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分为( )
B.简任官和荐任官 C.政务官和事务官 B.盟旗制度 C.土司制度
15.清政府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卓有成效,较前代有显著发展。在蒙古族聚居区,清政府实行的是 16.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郡长官称( )A.刺史 17.秦汉时期,每年年终,郡对县的考核常采用的方式是( )
A.科冬集课 A.人民大会 A.唐律例 A.民政厅 A.行省
B.常课 C.大课
D.考课
D.元老院
18.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B.军事首长 C.部落酋长议事会
19.唐玄宗时期编纂的中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
B.圣政国朝典章 C.唐六典 B.参政会 C.组织部
D.会典 D.行政公署 D.行台
20.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机构是
2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北魏在州之上设置了具有中央派出机构性质的( )
B.道 C.路
22.隋唐时期,三司是处理重大案件的特别法庭,其组成机构是( )
B.曹 C.尉
A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B国子监、刑部、大理寺 C刑部、吏部、御史台 D大理寺、兵部、御史台 23.明代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 ) A.秀才 B.举人 C.贡士 D.进士 24.在封建社会的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 )
A.佛教思想 B.道教思想 C.儒家思想 A.西藏自治政府
D.墨家思想
D.新疆自治政府
25.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建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
B.宁夏自治政府C.内蒙古自治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宋代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的中枢机构是( )
A.三司使
B.枢密院 C.中书门下
D.翰林学士院 E.中书省
27.晚清政府的总理衙门,职权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A管理外交事务 B号令地方官员
C.办理洋务
D.负责边防事务 E.负责有关官吏的选任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
B.诰 C.制书 D.敕 E.手迹 D.地区回避 E.朋党回避
28.唐代的决策文书包括( )A.册书 A.亲族回避
B.公务回避 C.职务回避
29.回避制度到清朝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分为( )
30.1947年4月,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它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之处有
A.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 C.吸引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参加 31.理藩院 32.行政三联制 33.世卿世禄制 34.磨勘制度 35.察举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7.简述春秋赋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影响。 38.简述晚清“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9.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0.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 42.试析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B.实行总统负责制
D.试行行政院负责制 E.成为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2.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 )。 A.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 B.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 C.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 D.家国一体型的家族管理体制
3.西周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乡遂制 4.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由君主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 A.乡遂 B.郡 C.县 D.州 5.东汉时期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朝官 B.外朝官 C.三公官 D.尚书台 6.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北魏规定地方官任职为( )。 A.10年 B.5年 C.6年 D.3年
7.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试的中心内容是( )。 A.帖经 B.诗赋 C.经义 D.时务策 8.宋代官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是( )。 A.60岁 B.50岁 C.70岁 D.55岁 9.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起源于( )。 A.唐朝 B.宋朝 C.金朝 D.元朝
10.清代内阁的最早组织形式是( )。 A.文馆 B.内国史院 C.内秘书院 D.内弘文院 11.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非常有名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
A.同文馆 B.军机处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北洋大臣
12.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 A.临时约法 B.临时大总统 C.临时参议院 D.国务总理 13.1918年组成的“安福国会”的操纵者是( )。 A.皖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桂系军阀 14.国民党所谓的“训政”时期始于( )。 A.1926年 B.1927年 C.1928年 D.1929年
15.抗战期间,中国党政军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政府 C.军事委员会 D.中政会 16.“行宪国大”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采取的是( )。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超责任内阁制
1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是( )。 A.上海 B.武昌 C.瑞金 D.上杭
18.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开辟的根据地数量有( )。 A.13块 B.14块 C.19块 D.20块 19.提出“继续一党统治,而不使他人参加”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 A.蒋介石 B.胡汉民 C.李宗仁 D.阎锡山 20.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的各界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
A.权力机关 B.咨询协商机关 C.监督机关 D.行政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1.战国时期的选官方式有( )。 A.荐举之法 B.自荐 C.因功授官 D.葆子 E.訾选制 22.中国封建社会当相权与皇权产生矛盾时,皇帝抑制相权的方式主要有( )。E.撤除宰相机构
A.用更替辅佐机构来削弱相权 B.以监察机构牵掣、威慑宰相 C.使宰相职权分散化 D.降低宰相地位 23.唐代决策文书的形式有( )。 A.册书 B.制书 C.敕 D.诏 E.令 24.宋代“二府”指的是( )。 A.中书门下 B.枢密院 C.谏院 D.察院 E.御史府
25.元朝的官员任用回避制度主要内容有( ) A回避原籍 B.回避财产地 C.回避宗族 D.回避姻亲 E.回避门生 26.标志着清政府权力重心下移完成的是一批军队实力派人物,既担任总督,又兼理政务,这些人有( )。 A.胡林翼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E.徐世昌
27.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指的是(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 D.监察院 E.考试院 28.抗日战争时期公务员考绩的类别有( )。 A.平时考绩 B.年终考绩 C. 临时考绩 D.月月考绩 E.半年考绩 29.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机构有( )。 A.省 B.边区 C.县 D.乡 E.地区 30.从1948年到建国初期,先后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 )。
A.陕甘宁边区政府 B.华北人民政府 C.东北人民政府 D.华东人民政府 E.中原人民政府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