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 2024-07年试卷(2)

2025-09-2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 】

A.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 C.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 B.大臣利用“尊号”、“庙号”等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刷新政治 D.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 E.开国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防微杜渐作用

27.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的中枢官员主要有【 】 A.国尉 28.金代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 】 A.科举

B.廷尉 C.主客 D.御史 E.相

D.承荫 E.由吏而官

B.荫补 C.世选 D.军功 E.察举

29.明代的入仕途径有【 】 A.荐举 B.学校 C.科举

30.为了便于叙职和给俸,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 】 A.特任

B.简任 C.荐任

D.委任 E.选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内外服制 (见P23) 32.三公宰相制 见P51) 33.磨勘制度 (见P128) 34.百日维新(见P236) 35.超责任内阁(见P28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见P260)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见P226) 38.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见P265)

39.简述宋代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见P123) 40.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见P86)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见P5)

42.试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见P331)

2006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 2.B 3.C 4.D 5.B 6.A 7.B 8.C 9.D 10.A 11.C 14B 15.D 16.C 17.A 18.A 19.B 20.C 21.D 22.A 23.B 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DE 3.ABCD 4. ABCDE 5.A BCD

12.D 13.B 24.D 25.C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2.西周的行政文书中,上级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或布告的是( ) A.誓 B.简书 C.诰 D.请示 3.战国时期朝会时负责记录,后发展为监察百官之人员是( ) A.大夫 B.御史 C.太尉 D.相 4.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的两类属官分别是( )

A.佐官与属吏

B.太守与太尉 C.佐官与太守 D.太尉与属吏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B.礼部试 C.省试 D.殿试

5.中国封建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是在( ) A.秦汉时期 6.宋代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是( ) A.取解试

A.军机处 B.内务府 C.大理寺 A.官职

B.差遣 C.权知

D.判

D.唐代督护制度

D.内阁

D.中丞司

7.辽代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 )

8.宋代官员在任用上官、职、差遣分授,其中仅表示地位、俸禄和荣誉,并无实际职守的是( ) 9.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 )

A.金代行台尚书省制度

B.宋代军、州制度 C.秦汉郡县制度

10.明代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 A.翰林院 1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司礼监 C.通政司 D.都督府 B.内三院 C.文馆

12.晚清时期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所利用的工具是( A.总税务司 B.总理衙门 C.同文馆 D.通商机构 13.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 )

A.总统制政府 B.总理制政府 C.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 14.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

A.委员会监督制

B.内阁监督制 C.司法监督制 D.议会监督制

B.委任制 C.荐任制 D.考任制

D.举荐制、甄用、文官考试

15.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 ) A.举任制

16.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 A.文官考试、甄别、甄用 B.文官考试、举荐制、委任制

C.举荐、甄别、委任制

17.清政府在新政期间建立的机构为( )

A.商部、巡警部、学部、税务处 B.商部、学部、内阁、军机处 C.学部、税务处、军机处、巡警部 D.学部、内阁、财政处、商部 18.根据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的《市组织法》,市分为( )

A.直辖市和地级市

B.中央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C.中央直辖市和省辖市 D.地级市和县级市

19.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 )A.行政院 B.国民党政府委员会 C.立法院 D.国民党中政会 20.抗战时期新县制的层级结构包括( )

A.县-区-乡(镇)-村-甲 A.政治纪律

B.县-乡(镇)-村-甲 C.县-区-乡(镇)-保-甲 D.县-乡(镇)-村-户

D.廉正纪律

21.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其中放在首位的是( )

B.工作纪律 C.公务员作风和服务态度

22.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 ) A.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

B.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督

D.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

C.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 A.委员会制和个人负责制

23.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主要决策形式为( )

B.民主集中制 C.议行合一制 D.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

24.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两种形式是( ) C.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D.短期轮训和学历教育

A.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 B.在职干部轮岗教育和学校教育

25.解放区建立的人民监察机关是( ) A.人民监察局 B.纪律委员会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监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D.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 E.实行官僚制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

B.世选 C.军功 D.科举 E.流外入流

27.金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包括( ) A.荫补

28.由于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动,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 A.立法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C.审计机关的监督 D.国民委员会的监督E.行政督察机关的监督 29.苏区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有( ) E.坚持党的领导 D.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 A.实行双重领导 B.采取“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 C.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30.解放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 )

A.州

B.盟 C.旗、县、市

D.乡、区、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三公宰相制 32.六部 33.改土归流

34.省府合署办公制度 35.行政三联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37.简述元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及其弊端。 38.简述晚清“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北洋政府文官保障的具体内容。 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

42.试析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E.区、街和村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经济关系

2.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 ) A.朝会 B.殷聘C.巡狩D.问 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 ) A.家臣制 B.客卿制 C.采邑制 D.官僚制 4.汉代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 )

A.起诉权 B.自由裁量权 C.复议权 D.封驳权

5.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 ) A.咨询、决策、执行 B.咨询、执行、反馈 C.决策、执行、封驳 D.决策、反馈、执行 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政事堂改称( ) A.内阁 B.正厅 C.枢密院 D.中书门下 7.隋唐时期,吏部铨选官吏的标准是( )

A.德、能、勤、绩 B.书、画、剑、言 C.身、言、书、判 D.诗、书、礼、乐 8.宋代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 ) A.提点刑狱事司 B.经略安抚司 C.提举常平司 D.转运使司 9.宋代由皇帝主持,为疏通君臣关系,提供决策信息而召开的决策会议称之为( )

A.便殿议政 B.例行常朝 C.临时朝议 D.御前会议 10.辽代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 )

A.转运使司

B.提点刑狱司 C.都总管司 D.处置使司

11.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 )

A.考满 B.京察 C.考察 D.外察

12.明代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 ) A.分巡道 B.按察司 C.分守道

D.专职道

13.清代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 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 )A.“明发上谕” B.“票拟” C.“廷寄” D.“熟状” 14.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 A.伯克制度 B.盟旗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合一制度 15.晚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是( )A.制度局 B.通政司 C.督办政务处 D.衙门 16.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除于(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17.南京临时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 ) A.国务会议 18.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平政院

B.临时参议院 C.参谋本部 D.立法院 B.肃政厅 C.大理院 D.总检察厅

19.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A.地方高度自治的行政体制 B.行省的行政体制 C.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D.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

A.国民政府主席 B.国民政府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党中政会

21.抗战时期,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 )A.中央设计局B.军事委员会侍从室C.国防部 D.军事委员会 22.国民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是( )

A.行政院 B.司法院 C.立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3.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 ) A.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直接监督B.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C.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 D.主管部门的监督 24.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和( ) A.本地区参议院的执行机关 B.本地区党委的执行机关 C.边区政府委员会 D.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 2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大区人民政府的机构是( )

A.军管会 B.政府委员会 C.中共中央局 D.人民代表大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总理衙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从性质上讲具有( )A.军事性 B.封闭性 C.买办性 D.近代性 E.现代性 27.苏区工农民主政权在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时,为贯彻精简和效能原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严格编制定员 B.精简行政机构 C.推行行政三联制 D.推行幕僚长制 E.减少副职、不设虚位 28.中国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有( )A.强烈的神权色彩 B.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C.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E.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9.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 ) A.制书 B.手迹

A.质问 B.弹劾 C.查办 D.建议 E.咨询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郡县制 32.二府三司制 33.军政分府 34.军事管制委员会 35.国防最高委员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商代职官的基本类型。

37.简述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 38.元代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0.抗日民主政权群众民主监督有哪些主要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 42.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C.诏书 D.本纪 E.诰

30.根据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 )


中国行政史 2024-07年试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2024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