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详附图。 (四)施工要求
1.搭设脚手架的所需材料进场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变形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管配件一律不得使用。
2.脚手架搭设前,工长按搭设方案中有关搭设要求,向架子工人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按预定距离分别划出立杆位置,并做出标记。
3.架子搭设应由有资质的劳务分包队伍进行,工人应持证上岗,保持人员稳定。
4.脚手架的搭设作业,要统一指挥,按要求搭设。 5.确保脚手架、转料平台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6.钢管要刷黄油漆,踢脚板刷45o斜向红白相间警戒线,剪刀撑刷红白相间油漆。
7.立杆、水平杆要求横平竖直,水平杆、立杆外伸、外露长度一致、整齐划一。剪刀撑要求线条顺直、与水平面夹角一致,接头搭接长度统一、杆件连接关系分明。
8.脚手架宽度范围内及内立杆与建筑外墙间小横杆外伸部位,需安装脚手板,脚手板安装要平整、接头规整,与杆件连接牢固。
9.防护立网要求平展,转角加转角立杆,转角方正、线条顺直。防护平网要求杆件外伸长度一致,斜拉杆长度一致,角度一致,连接节点可靠。
10.施工电梯、转料平台连接处处理要规整、安全、美观。 11.企业形象、安全标语等张挂平展、规整、固定牢固。
12.安排专人定期维护,保持外架常用常新。破损的安全网、松动变形的脚手板、踢脚板等要及时整治、更换;积落的建筑垃圾及时清理。
13.脚手架、转料平台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五)技术保证条件
1.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编制脚手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本方案通过审核后,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方案交底及技术交底,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实行分段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4
3.严格执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文件规定。 二、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5.《安全网》(GB5725-2009)
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 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4.《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 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16.《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11号)
17.《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闽建建[2015]23号)
18.《关于转发〈省直监工程建筑施工转料平台安全技术若干规定〉的通知》(闽建建函[2007]52号)
19.厦建工[2009]30号《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厦建工[2010]66号《关于开展2010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21.厦建工[2010]84号《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 22.厦建工[2011]77号《关于开展外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5
23.厦建质监[2007]14号《关于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实体质量监督的若干措施》
24.《关于加强建筑工地密目式安全网使用管理的通知》(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010年7月15日)
25.《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统一规定》 26.《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7.厦门同安建筑设计院编制的小微电商物流1#楼设计图纸 28.我公司编制的小微电商物流1#楼施工组织设计 29.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V10.6)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每栋每层的搭架时间为该层楼板的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开始,即早一层搭设外脚手架,用时2天。架体的安装与拆除不占用工期,与主体同步进行。
(二)材料计划 1.材料要求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材料进场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1)钢管:选用48.333.6mm钢管及其配件,钢管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48.333.6mm的钢管,管体外径允许偏差±0.5mm;壁厚允许偏差±10%(壁厚),即±3.6310%=±0.36mm。所以,外径允许范围为47.8~48.8mm;壁厚允许范围为3.24~3.96mm。计算时采用保守值4833.0进行验算;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8kg。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不得使用锈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力求环保美观。
6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其材质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钢管和扣件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4.5mm,必要时进行抗滑扭试验。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为了减轻脚手架的自重,同时考虑防火要求,脚手板选用钢筋网片脚手板,单片钢筋网片尺寸为75031000。不得使用锈蚀、变形、破损的钢筋网片脚手板。
(4)安全网:栏杆围网选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编织的1.836m的密目式安全立网。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2009),要求阻燃,密目式安全网必须满足2000目/10cm310cm,做耐贯穿透,631.8m的单张网重量应在3.0kg以上,并应尽量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
(5)连墙件:采用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中Q235-A钢的要求。
2.有下列情形之一,构配件不得使用: (1)焊接件严重变形且无法修复或严重锈蚀的; (2)螺栓连接件变形、磨损、锈蚀严重或螺栓损坏的; (3)其它不符合要求的。 3.材料进场计划
脚手架施工需用的物资,随脚手架的施工进度分批陆续进场。需用的材料见下表: 序号 1 2 材料名称 钢管 扣件 规格 48.333.6 直角、对接、旋转 单位 t 个 数量 50 900 进场计划 分批进场 分批进场 7
3 4 5 脚手板 安全网 垫板 91531830318 1.836m密目式 503200跳板 片 张 m 300 200 1500 分批进场 分批进场 一次性进场 (三)设备计划
外脚手架搭设工作主要采用塔吊运输和切割机切断钢管。机械设备进场前必须实行试运转制,性能良好方可投入使用。现场配备若干名机械修理工,对机具设备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具处于正常运转。
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材料名称 切割机 扭力扳手 水平仪 经纬仪 单位 台 把 台 台 数量 2 5 1 1 进场计划 现场常备 现场常备 现场常备 现场常备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型式主要采用落地式钢管外脚手架,外脚手架立杆坐落在标高-0.200m的厂区道路上,脚手架搭设高度25.0m。
2.脚手架立杆纵距l≤1.50m,横距b=0.80m,步距h=1.8m。
3.脚手架内立杆距墙体距离按250mm设置,五层边梁外侧有4003400钢筋混凝土凸出造型,外脚手架内立杆搭设至凸出造型下即断开,并采用U型顶托顶紧梁底,凸出造型上部立杆对应下部立杆位置继续搭设。
4.连墙杆按每层三跨采用梅花形布置,双扣件连接。 (二)工艺流程
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艺流程
摆放成品立杆底座→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扎护身栏杆和挡脚板)→挂安全网→检查验收→使用、维护→拆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