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园林绿化工程开工之前,由施工单位制定的组织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对此项工程的全面计划安排。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文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使整个工程中每个施工项目相互衔接合理、互不影响,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劳力、最节省的材料、机械、车辆、投资和最好的质量顺利完成工程任务。不少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出现窝工、停工、道路堵塞、工程质量低劣、工期拖延、材料浪费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都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严重脱离实际有直接关系。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施工组织:确定项目部以及下属的职能人员,如生产、技术负责人、劳动力安排、材料采购供应、成本控制、后勤供应、文明施工、安全、质量检验等。
②确定施工程序,并安排具体进度计划:项目比较复杂的园林绿化工程,最理想的施工程序应当是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安装、后绿化种植:征收土地→拆迁→整理地形→安装给排水管线→建造园林小品→铺设道路、广场等→种植树木→铺栽草坪→布置花坛。如有需用吊车的大树移栽任务,应安排在铺设道路广场以前,将大树栽好,以免移植过程中损伤路面(交叉施工例外)。在许多情况下,不可能完全按上述程序施工,但必须注意,前后工程项目不要互相影响。
31
③安排劳动计划:根据工程任务量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每道工序所需用的劳动力和总劳动力数量及需用时间。确定劳动力来源及劳动组织形式。
④安排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提出土建材料和苗木的供应计划,包括规格、型号、用量、进场时间等。
⑤机械运输计划:根据工程的需要,提出所需用的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型号、使用的台班数及具体进退场日期。
⑥制定技术措施:按照工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情况、阶段气候情况,制定具体的进度保证,质量保証,安全保证、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⑦绘制施工平面图:一般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附绘一张施工现场布置图,图上需标明测量基点、临时工棚、苗木假植地点、水源及交通路线等;对于比较复杂或大型的园林绿化工程,必要时还应分别绘制基础施工和主体(含绿化)施工时不同的施工现场布置图。
⑧编制资金使用和成本控制计划:以投标报价(或承包价)为依据,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质量要求和当时市场价格,编制合理的施工资金使用及成本控制计划。
⑨做好员工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应对参加施工的全部劳动人员,进行每个工种的工前交底工作,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法、技术、艺术、工期、安全、质量标准、环境保护和操作规程的交底。我们的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人谑称为“多国部队”。如何使来自
32
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人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施工,这就要依靠工前交底工作。交底要清楚,口头书面缺一不可。交底内容必须和施工规范和规程相一致。交底越明确,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就越轻松。
⑩提高对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视度: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养护管理是何等的重要。可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是相反的,种植施工时抓得紧、管得严,种植完成后则把养护工作交给几个民工去管,既不做养护管理计划、也不做养护管理记录,造成随意性养护。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种得好好的苗木,养护了几个月却死了,这就是无政府状态养护的后果。
在养护阶段,首先要做好养护管理计划,计划中把浇水、排涝、松土、除草、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恶劣气候和季节性养护方案等一系列内容全部列入,然后对养护人员作养护管理交底,明确养护管理责任,按时对养护情况做好记录,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确有苗木死亡的,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更换,避免苗木复壮不统一形成的景观效果缺陷。 (4)施工现场的准备
清理障碍物是开工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中拆迁是清理施工现场的第一步,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内有碍施工的市政设施等进行拆除和迁移,然后即可按设计图纸进行地形整理。城市街道绿化的地形比公园简单些,主要是与四周的道路、广场合理的衔接,使绿地内排水畅通。如果机械整理地形,还必须事先了解是否有地下电缆或给排水管
33
线,以免发生事故。
(5)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阶段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因此,要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应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①做好工序质量检查:例如做好施工方格网测设、放样的复核;建筑小品钢、木预制件的安装前规格尺寸检查复核;砖石砌体的平整度、灰缝厚度;栽植工程中的掘苗、吊运、栽苗和养护管理;园路工程的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假山工程的基础、主体等各项工序的检查。 ③测量、计量器具的校正:对于各类测量、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校正,严禁超过检验校正期的测量、计量器具使用。 ④加强操作过程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班组长、施工员、质量员要加强过程控制手段,对于质量异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覆盖、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等,均应立即采取制止手段,并按照规范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对已完分部分项工程,必须采取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确保在后续施工中不被破坏。 ⑤质量文件档案整理: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点、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合格证明、绿化苗木材料检疫单证、各类材料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以便在质量保证期发生质量问题,可有效追溯。
⑥做好竣工验收工作: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由施工单位先行自检;二是正式验收,即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
34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验收。
竣工自检与正式验收一样,主要是: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工程完成情况是否符合施工图和设计的使用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和项目,确定修补措施和标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修理完毕。 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回填土方出现橡皮土(俗称弹簧土):主要是因为土是由固体的颗粒、水和空气三部分组成的,颗粒之间没有紧密联系,水溶液容易浸入。当土颗粒的孔隙被水充满时,称为饱和土。土壤浸水后,对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尤其含水量很大的粘性土,例如淤泥和淤泥质土以及冲填土等,由于含水量大,土颗粒将会由固体状态变为塑性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改变它的原有形状。这时如果进行夯打或振动,不仅夯不实,反而会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强度也将迅速下降。这时的夯击就橡揉面团一样,使土层产生弹性颤动,并且越夯击,颤动现象越严重,结构越不稳定,这就形成了橡皮土。 预防办法是:在土方回填时应适当控制填土含水量;不在含水量过大的腐殖土、淤泥质土、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特别是在下雨天,不能进行土方回填、压实施工。在各种软土地基上开挖基槽后,应防止和减少对基土扰动,不能随便夯击。还应避免在雨天开挖基槽,基槽开挖后应防止被水浸泡。
橡皮土的治理方法:施工暂停一段时间,使土内含水量逐步降低,必要时将上层土翻起进行晾晒,也可在上面铺垫一层碎石或碎砖进行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