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之一. 组织学生小结并作好适时适度的引导: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三、坐标系 展示问题:(小偷偷东西被发现,原因GPS来确定方位) 有时需要准确地描述某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如地理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某个地点在军事、大地测量等领域常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方位. 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课堂探究] 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可以结合本地实际选取相应的例子. 参考示例: 如图1—1—1所示,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思考汽车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 问题: 1.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 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 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 师: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师: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课堂训练]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参考答案: (1)如图1—1—3标注: (2)在第4s末的位置坐标是一7 m,说明这一时刻质点离开坐标原点的距离为7m,在x轴的负向上,为最远,而其他几个都不是最远的. 6
问题:田径场上,描述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足球场上,描述足球运动员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要描述足球的位置呢? 参考答案;百米运动员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所以应建立直线坐标系;800米赛跑运动员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而是在一个平面内运动,所以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足球运动员也是在球场平面内运动,也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而足球的运动可以在草坪上进行,也可以在空中飞行,所以要建立立体空间直角坐标系. 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并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参考答案:从GPS定位器上显示屏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1行的 “西”和第2行的“航向267°”表示的是航向,如图I—1—4所示.“航速0.0km”说明定位器现在相对地面静止.第3行的“航程1.0 kin'是指从出发到现在的里程,“累计13:32”是指从开始启动定位器到现在的时间.第4行的“N39°55.451’”和“Ell6°23.504’”是指定位器所处位置在北纬39°55.451’、东经116°23.504’.第5行“时间:10:29:57”显示的是北京时间10点29分57秒.通过地理知识或查阅地图手册可以知道定位器此刻正处于北京市城区的西部 [小结] 本节学习的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是运动学甚至整个力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并且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对于观察、比较、研究物体的运动有实际的意义.同学们要明白,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种科学抽象.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及其运动变化,都是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要暂时撇开起作用很小的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布置作业] 教材问题与练习. §1.1运动的认识 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二、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三、坐标系 (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7
(3)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 8
课 题 §1.2时间和位移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9
教 学 活 动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师: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生:不能. 师: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1.2 时间和位移.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 师:同时提出问题; 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3.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 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生: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8: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8: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 生: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 师: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 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师: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 (展示问题)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T15 18:19 00:35 00:41 05:49 05:57 09:15 09:21 16:25 站名 北京西 郑州 T16 14:58 08:42 08:36 03:28 03:20 23:59 23:5l 16:52 学 生 活 动 广州 武昌 长沙 参考答案:6小时59分、15小时50分、22小时零6分.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