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并会同甲方、建筑师、专业施工方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验收样板间,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竣工验收等。
4.根据业主指令,组织设计方参加施工材料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二、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
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分包单位“自检”和总承包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2.严格贯彻总承包商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专业分包商予以控制,确保产品达到优良。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任何分包单位工作失职、失误均为本公司的工作失误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和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需要进行物理学实验检测的材料,主动提供检测结果报告,使所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未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的权威性。
各项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1.单位工程:合格 2.分部工程:合格 二、质量保证体系
1.全面推行IS09002 标准,建立一套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质量体系文件。在该工程施工中,按照IS09002 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建立质量监督检查组织机构,包括各职能机构、项目经理部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建立质量管理网络。 2.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1)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组织管理总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制。
(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发挥应有的作用。
(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工程开工前,将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4)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5)建立健全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
(6)坚持“三检”制度。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3、强化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1)工程工期紧,难度大,要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工作,要把质量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齐抓共管,不断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各项指标。
(2)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及时掌握质量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务项质量资料要齐全,按要求整理。
(3)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和现场测试计量器具的确认,认真按计量网络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4)建立质量管理点、严格控制关键的质量环节。
(5)质量管理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和跟踪,严格按标准控制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质量。
(6)建立质量管理点的跟踪和管理的见证资料。 4、质量管理资料
根据《质量手册》要求,写上的必须做到,做到必须有见证的原则,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保证工程质量材料管理措施及设备管理措施。 (1)、材料管理措施 1)、仓库设置
各种材料应分开管理,归类堆放。如主材和辅材要分开,有的材料应避免如管件、阀门、保温材料等雨淋日晒。油类物品等要防火,各类材料同时还要做好防盗工作。 2)、材料管理
材料入库要办理入库手续、验收、数量、品种、规格、验收质量。
材料的领用要建立帐卡档案,要按质、按量齐备,准时、有计划发放,确保施工需要。 (3)、设备管理措施
1)现场具备安装条件,设备可先就位。对进场的设备必须有合格证。在设备就位后,要做好成品保护,避免交叉施工时碰坏设备,必要时可做防护栏或防护罩。 2)设备卸车要求:
A、按指定的区域进行卸车堆放;
B、卸车前应根据箱件毛重选择好合适的起吊机械及绳具。 三、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 (一)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3、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信息给决策机构。 (二)技术措施
1、根据有关规范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对施工人员交底,质量检查员进行监督。保证质量措施要点为: 1).认真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发到各施工班组。 2).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检验报告。
3).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4).每次测量放线后必须坚持做好复检工作。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把施工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安全工作的特点又体现它是一项它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全员参加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一、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 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各种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安全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交底会议一次。制定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安全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产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 三、建立安全与考核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每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确保消除隐患。 四、安全教育制度
工人进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制度,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工序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五、主要安全措施和制度
1.形成奖罚制度.对违规人员的处理形式有:批评教育→经济处罚→停职检查→开除。 2.特殊工种,如焊工、电工等一定要持证上岗按章操作。 3.机械设备定期保养,不准带病运行,并做好记录。
4.作业区应有专人指挥管理。进入施工现场区内的人员一定要带好安全防护用品。 5.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则,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6.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工作,如“四口五临边”的防护以及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都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市政府有关规定严格予以落实。编制专项的安全防
护措施,并设立专项安全负责人。 7.现场设立安全标语和安全标志牌。 8.安全管理资料。
9.施工用电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执行。
10.加强上下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安全消防保卫系统,各分项应有专人负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形成上下同心的安全力量。 六、安全措施
1、认真贯彻《施工、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安全工作。
2、健全安全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由安全科定期组织,检查该工程,查隐患,查事故苗头,查规程执行情况,并及时总结和组织监督整改。 (1)、健全安全技术底制度
1)、按单项工程,在施工前由工长(技术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班前由班组长或安全检查员进行交底并落实安全措施。 (2)、坚持安全监督和巡视制度
1)、派安全管理者长驻现场,跟踪现场监督安全规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落实。
2)、项目部安全管理者及班组安全协调和协助各班组做好安全工作,指导进行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3)、召开每周一次的安全,分析总结会,总结工作,分析事故苗头和隐患交流经验。 4)、每月由组织安全检查巡视,检查安全工作的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3)、安全技术要点
1)、工程设备安装按常规进行搭设。 2)、安装所用工具,材料等要妥善放置。 3)、现场进行电焊作业要防止击伤。 (4)、配管作业安全措施
为了在施工中确保安全,无事故、按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现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拟定以下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护措施。
1)、对于参加工程的各级组织领导,职工必须进行有专职专岗组织,分工号,分项目进行安全责任分工。
2)、每项目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对于立体交叉作业区域必须严格执行进入现场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检查,同时在作业前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