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1968年9月9日至26日,铁道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上海铁路局、大桥工程局组成验收交接组,在铁路桥往返开行重载列车进行试验,测试证明钢梁及其结构优良。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首先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10月1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接管铁路桥并开始运营,凌晨3时,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 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由于铁路配套工程尚未全部建成,大桥通车后一度只承担30%的铁路货运量,其余货运列车仍由火车轮渡接运过江。 南京长江大桥相关画片 1973年南京东站交付使用后,下关火车轮渡于5月5日停航,货车从此全部经大桥过江。 1969年1月1日大桥公路交付使用。 1969年,邮电部发行《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邮票一套4枚作为纪念。9月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南京长江大桥。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所以中国国内普遍把大桥看作“自力更生的典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称之为“争气桥”。 1969年9月26日,南京军区为检验大桥质量和部队战备情况,组织80辆坦克及60多辆轮式车辆编队驶过大桥。 1985年,大桥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 2管理维护编辑 1969年起,设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对大桥进行全面管理,负责大桥建筑、设备的养护维修,并承担大桥公园管理、外事接待、旅游服务、安全保卫等任务。大桥管理处曾先后隶属于南京市人民政府、上海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南京铁路分局,现受上海铁路局和南京市双重领导。此外,从大桥建成至今的保卫任务一直由武警部队负责,他们已成功预防和制止了多起大桥及其周边的恶性事件和针对大桥的破坏行为并成功救下了多名试图跳桥轻生的人。
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描写南京长江大桥的同名文章被编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本。[5]
大桥通车后,列车过江能力大为提高,1999年通过列车4.5万列、243.4万辆,平均每日通过约60对,2011年每日平均通过约200对。大桥公路桥的通行量设计上限为每日1.2万辆,然而由于南京的城市发展,又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通过长江唯一不收费的过江通道,桥上的车流量日益增加,2011年日均车行量约8万辆。
由于长期超负荷使用,南京长江大桥桥体开始出现问题,自1999年起,有关部门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多次修补,内容包括了桥墩加固、桥面沥青铺设、修补坑洞等。但由于交通繁忙,需要中断交通的维护保养难以进行。
2002年,长江大桥进行了建成30年来首次大修工程,12月11日大桥正桥更换了1号桥墩的支座。
2003年11月13日至11月25日,对大桥南、北引桥梁桥伸缩缝及部分坑洼路面维修施工。
2004年9月10日起,对大桥路面进行全面整修,这是当年的第二次维修。 2005年起,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南京市的交管部门开始禁止外地中小客车、过境大客车和货车进入长江大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005年7月17日,耗资2100万元、为期50天的大桥一期维修出新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相继对大桥车行路面、桥梁栏杆、人行道、照明设施、桥头堡等进行装修、更新、亮化等系列施工。
2006年8月30日起,对大桥桥面伸缩缝进行为期22天的维修。
2007年7月17日至7月29日,对大桥公路路面坑洞进行铣刨、摊铺施工。9月8日至9月18日、10月10日至10月31日,分两阶段对公路桥南、北坡道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梁梁端及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11月7日起对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持续10天左右。
2008年,交管部门还准备在南京长江大桥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但由于市民反对而搁浅。
2008年2月29日至3月16日,对大桥路面的裂缝、麻面、坑洞等全面维修。7月1日至5日,对长江大桥维修伸缩缝进行维修。7月14日至19日,对大桥桥面进行维修,12月8日,大桥正桥更换了4号桥墩的支座。
2011年4月,对长江大桥公路桥路面进行维修施工。10月18日至23日,进行建成开通以来的首次全封闭检测。[6-8]
2013年5月15日起,南京长江大桥全天禁止10座(含)以上客车通行,公交车和办理了通行证的南京市号牌企事业单位自备通勤班车(含包车通勤车辆)除外,禁行后车辆可绕行南京长江二桥、三桥、长江隧道等过桥。[9]
3桥梁建筑编辑
结构 南京长江大桥远景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大桥铁路桥将津浦、沪宁两铁道线正式贯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的贯通无长江阻拦。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中国桥梁之最。[10]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10] 主要部分
简介 图片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由正桥、公路桥 南北桥头堡和南北引桥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4车道的宽度,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11] 公路桥桥上景象 铁路桥 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10] 铁路桥钢架结构(2张) 引桥建有22个富有特色的桥孔,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引桥 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12] 公路引桥 桥头堡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设计的设计方案,桥的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13] 桥头堡 大堡塔楼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大桥头堡 的公园、铁路桥(不对外开放)、公路桥和堡顶的平台。[13]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堡内有电梯通往桥下 大桥头堡(8张) 小堡位于大堡向引桥方向68.7米处,结构、外型、颜小桥头堡 色与大堡类似,仅体量略小。小堡凸出公路桥面的部分为5米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艺风格。[13] 小桥头堡(6张) 桥头堡桥面以下部分 在桥头堡桥面以下部分,大堡侧面写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万岁”,小堡侧面写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等红色大幅标语。这些红色标语在20世纪80年代被铲除,1999年大桥管理处为迎接建国50周年对南堡进行整修时恢复了南堡标语。[13] 桥头堡桥面以下部分(2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