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广德县旅游接待能力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将通过对以太极洞、卢湖和祠山文化为核心,以茅田山为新亮点,以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为三大产品体系的广德旅游目的地建设,加速广德旅游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由过境旅游发展为目的地旅游;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旅游发展由粗放型向精致化、集约型的跨跃;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扩大旅游经济规模,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广德打造成旅游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质量上乘、综合效益明显的全国旅游强县,成为长三角的旅游目的地、长三角的西花园,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绿色休闲度假和会议旅游目的地。
2.3.3广德旅游业主要发展目标预测 2.3.3.1旅游总人数
预计旅游总人数由2008年的113万增加到2011年的170万人次,2015年390万人次,2020年的750万人次,年均增长分别约为15%、23%和14%。
2.3.3.2旅游总收入
预计旅游总收入由2008年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8亿元,2015年26.3亿元,2020年71.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约为19%、33%和20%。
2.3.3.3旅游产业增加值相当全县GDP比例
预计旅游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全县GDP比例,2011年达到8.5%,2015年达到9.2%,2020年达到10%左右。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2.3.3.4人均旅游消费
预计人均旅游消费由2008年的370元增加到2011年460元,2015年的710元,2020年的1050元,年均增长分别约7%、11%和8%。
2.3.3.5居民出游率
居民出游率指广德居民出游人次与居民总人数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预计广德居民出游率:2011年为80%,2015年为100%,到2020年达到150%。 表1 广德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指 标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 旅游产业增加值相当全县GDP比例(%) 人均旅游消费(元) 居民出游率(%) 2011年 170 7.8 8.5 460 80 2015年 390 26.3 9.2 710 100 2020年 750 71.4 10 1050 150 表2 旅游人口年龄预测 年龄组 小于14岁 15-24岁 比重(%) 职业 公务员 比重(%) 23 5 文教科技人员 14 12 服务营销人员 26 25-44岁 45 职业构成预测 工人 8 军人 2 农民 15 离退休人员 7 学生 3 其他 2 45-64岁 33 大于64岁 5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表3 国内市场客源特征估计 地区 比例(%) 上海 15 安徽 20 江苏 35 浙江 22 其他 8.0 表4 主要客源地距离(km) 地南无锡 常州 苏州 杭州 湖嘉上海 合肥 黄山 铜陵 芜湖 区 京 距离 方式 高 速 公 路 州 兴 174 150 112 160 160 75 160 240 280 280 190 140
表5 周边主要景区联系距离(km)
地区 距离 方式 浙江天荒坪 70 江苏天目湖 65 江苏太湖 60 九华山 110 宁国港口湾 61 高 速 公 路
广德县茗湖度假村建成后将有充足旅游客源。就目前全县每年接待游客150万人计算,广德日游客量4000人左右。茗湖度假村将用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迎来大量的游客光顾旅游休闲。
本项目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聘请有营销经验的人才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立体式销售渠道和高效畅通的分销服务网络,客源将有充分保证。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第三章 项目拟建地址
第一节 建址现状
3.1.1 地点与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于芦村乡,即:从广-安路进入卢-桃公路口为起
点,向桃山方向沿卢-桃公路并环芦湖前行约1.5㎞一线的右侧;从广-安路与卢-桃公路口并沿广-安路向北500㎡一线的左侧;西北点至中明村南大冲原采石场,项目区合围面积约1600亩(见附件草图)。周围山峦叠嶂,潺潺溪流,风光秀丽。
该地理位置为东经119°26'22''和北纬30°53'41''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3.1.2 建址土地权属
本项目建设用地:一是被碎石掩埋的冲凹地(冲长约500米),部分已被原非煤矿山开采业主租用50年;二是当地村民的自留山场;三是当地村民的农田。 3.1.3 建址现状
项目区公路沿线有数十户村民住房建筑,山场除原采石山体和堆积场地外,其周围较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的本来面目,自然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地貌现状均为天然植被。南大冲山沟间有几块小面积积水低产田,右侧山谷有一座约7-8亩面积的人工月牙小型水库,此处山场汇水面积较大,水质好,水源无污染。广-安路西侧有耕地50余亩(部分为农田)。
该地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9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环境噪声质量达到GB3096-1993规定的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
GB3838-2002的规定。周围山青水绿,无工业污染。
第二节 建址条件
3.2.1 地形地貌条件
该项目区属于高丘地貌,现代地貌作用以流水剥蚀作用占主导地位,坡麓有堆集物分布,呈南北走向,为笄山的延伸带。项目区三面环山,山脊顶部较宽,三坡对称,山坡在20~30°之间,土壤为红壤,土层较厚。其下为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组成,作为地基其岩性均匀,承载负重力大,利于建筑施工和建筑物负载承重。山体植被以毛竹、常绿针阔混交林、落叶林、灌木丛为主。项目区靠近广-安、卢-桃公路沿线,约有数十户需待拆迁民房。 3.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①工程地质条件
建址场地地基土为岩性石夹杂少量红色土壤,各层地基土质硬度好,承截力大,便于工程施工建设。
②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距其上游(东南侧)毗邻的是广德县最大的中型水库-芦村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70年,坐落在无量溪河上。无量溪河发源于桃花山、牛山一带山系,水库汇水面积139平方公里。水库最大坝高32米,坝顶长952米,总库容7150万m3,灌溉面积10万亩,水质湛蓝,犹如碧翠,清澈洁净,静如处子。该水库为项目生活饮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
项目区西南侧有一座月牙形小水库,库堤经过加高加固、库内经过修整后,可以解决项目生活饮用水以外的其它生产用水需要。
- 本资料来自 www.m44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