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导论 宁虹版打印笔记(3)

2025-08-13

第二节 教育人种志研究 一、田野研究与人种志研究 (一)田野研究的发展 1、田野研究的起源 2、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3、田野研究在当代的发展——人种志研究、常人方法论 (二)田野研究的基本特征

1、田野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范式 2、田野研究考察自然情景下的行为及其意义

3、并非任何进入“实地”或“现场”的研究都有资格称得上田野研究 4、研究者兼具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生角色 5、田野研究与研究者的个人特征相关度较高 (三)田野研究的基本工作 二、教育人种志研究 (一)理解人种志研究 (二)人种志研究的特征 1、注重研究情境的自然性 2、研究视角的整体性 3、研究过程的描述性 4、研究结果的解释性 5、研究是非前设性的

(三)人种志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种志研究是一种关乎此在的、不脱离事物本身的研究 2、人种志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本质上是现象学的 (四)教育人种志研究

(五)教育人种志的两种取向

1、人类学取向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最早是在文化人类学范畴内形成的,受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很深,主要阵营在美国

2、社会学取向的教育人种志研究,受解释论的社会学发展影响较深,主要阵营在英国 三、教育人种志研究的实施 (一)确定研究的主题

(二)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 (三)进入现场 (四)形成研究资料 (五)离开现场

第三节 教育叙事研究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一)理解教育叙事研究

1、教育叙事即“叙述”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故事”

2、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有“理论冲动”与“理论准备”的研究

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性研究,是对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有益补充 4、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传统,其主题是生活史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例子

二、为什么需要教育叙事 (一)人类经验的故事性 (二)教育叙事具有解放气质

(三)教育叙事是一种接近教育理论的方式

(四)叙事研究是诞生原创性、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的沃土 (五)教育叙事提供了另一种研究视角 (六)教育叙事指向的不是“故事”,而是“意义”及其理解 三、“叙述”什么样的故事 (一)如何“叙述”

1、叙述是一种结构化行为

2、叙述是创造性的意义建构,而不仅仅是事件描述 3、叙述需要“深描” (二)“叙述”何种“故事” 1、故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故事

2、故事应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 3、故事一定是真实的故事,但可以加工 4、故事的主体是多元的 四、如何开展叙事研究

(一)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二)进入研究现场获得经验文本

1、收集研究对象本人的个人经历或历史素材 2、深化、丰富叙事内容 3、注意相关的背景资料 (三)整理分析经验文本 1、素材分析 2、意义呈现

(四)选择成为何种类型的叙事者 (五)选择以何种方式呈现主题 1、“叙事”的方式 2、“聚类分析”的方式 3、先叙事,后解释

第四节 教育生活体验研究 一、理解生活体验研究 (一)什么是生活体验研究

(二)生活体验研究与叙事研究之间的关系 1、研究中心不同

2、分属于不同的研究类型

3、在实现研究与教育统一的着眼点不同 (三)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1、立足于体验 2、独特性

3、理解事件及其意义

(四)生活体验研究的一个例子

二、为什么需要生活体验研究

(一)生活体验研究,突出了生活世界中的生存体验及其意义阐释

(二)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展示着教育学世界的原初性、生动性、丰富性与本真性

(三)生活体验研究作为一种方法,是现象学描述信念的体现,是“做”现象学的方式 (四)生活体验研究是对本质的研究 三、如何进行生活体验研究

(一)生活体验研究的六项研究原则

1、转向对一个深深地吸引我们并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现象的关注 2、着眼于我们真实经历过的体验而不是我们所抽象化了的经验 3、反思揭示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

4、通过写作和改写的艺术来描述这一现象

5、保持与这一现象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学关系 6、通过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 (二)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要求

1、生活体验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 2、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

3、生活体验写作要求以质朴、简单、直接的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体验

4、生活体验写作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 (三)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1、问题的双重性 2、回忆 3、描述 4、主题 5、本质

(四)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步骤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案的形成 (1)问题的提出 (2)制定研究计划

2、探索生活体验的基本方法

3、解释—现象学的反思的基本方法

(1)三种方法揭示或分离现象的主题:整体概括法;选择强调法;细节详述法 (2)把主题的感想写下来 (3)通过对话进行阐释 (4)研究小组的合作性分析

(5)确定四个基本的存在主题来引导反思 (6)确定根本主题和次要主题 4、解释—现象学的写作 (1)主题化方法 (2)分析法 (3)例证法 (4)注解法 (5)存在论方法

第五章 以测量方式形成研究资料(重点章)

第一节 测量概述 一、测量是什么

测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事物的属性、特征赋值。赋值、对象、规则是测量的三要素。 二、量表

量表术语的内涵:

(1)以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的通用名称

(2)有时被用于专指对测验进行评价的量值尺度(评定量表) (3)按照测量水平的不同而定义的四种量表类型 (4)专指经过严格考验,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 (一)四种不同测量水平的量表

1、称名量表——按照事物的属性、特征以赋值方式区分类别 2、等级量表——按照事物的属性、特征以赋值方式形成等级排列 3、等距量表——对事物属性做等距划分 4、等比量表——具有绝对零点的等距量表 (二)评定量表

1、李克特量表——5点计分量表

2、语义差异量表——两个极端形容词

3、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把量表等级隐含在一组测验题目里 三、测验

测验:教育测量中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以呈现的一个或一系列任务。 根据施测方式不同分为:纸笔测验、口头测验、表现性测验

根据测验分数解释的依据不同分为: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 根据研究的需要与条件不同分为:标准化测验、自编测验

第二节 问卷测量

问卷通常由题目、指导语、问卷题目及选项和结束语四个部分组成。 一、问卷设计

(一)确定测量课题 1、测量要有明确的目的

2、测量的性质和范围对于问卷逻辑体系的形成也很重要 3、要明确测量的对象 (二)建立研究假设 (三)测量指标的设计 (四)问卷形成设计 * 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 1、准确反映测量指标 2、完整体现测量维度 3、适切配合测量要求

4、充分考虑接受测验者的感受 * 评定量表的设计原则:

1、按测量对象可以达到的测量水平选择、设计评定量表 2、努力寻找以更高测量水平选择设计评定量表的可能性

3、填答选项设计与评定量表相配合 二、问卷评估与修订 (一)项目分析

评估指标:难度、区分度 (二)问卷的信度分析

1、问卷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

2、问卷测验实施的一致性评估——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新都 (三)效度分析——表面效度、概念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 (四)问卷修订

三、问卷设计案例:教师专业意识品质测量问卷 (一)关于测量主题的确定 (二)关于研究的假设 1、测量主题假设

2、测量主题基本维度的假设——意向、信念、理解、经验 (三)测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三节 观察测量

一、观察测量案例:弗兰德互动分析 (一)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的构成 (二)弗兰德互动分析的编码系统 (三)以记录编码的方式赋值 (四)分析

(五)一堂中学物理课的弗兰德互动分析

(六)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教育测量中的改进运用 二、观察测量的要素 (一)观察测量的目的

(二)观察测量赋值的内容和操作定义 (三)观察测量的取样方式

以被观察的人为单位区分:个体取样、整体取样、样本取样 以被观察者的不同活动为单位区分:事件取样、时间取样 (四)观察测量的记录 1、编码赋值 2、行为核对表

(五)观察测量资料的分析 (六)观察测量的误差

第六章 以干预方式形成研究资料(重点章)

第一节 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案例

(一)发现问题:学生S在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态度上有很大反差 (二)制定行动计划

1、在与同伴的初次交流中形成行动意向 2、向S家长了解情况


教育研究导论 宁虹版打印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尔雅通识课《幸福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