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4)

2025-08-14

现政府对汽车电子产业的鼓励和引导作用,能够吸引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和资金、人才、市场等向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聚集,从而形成汽车电子产业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聚合作用,实现汽车电子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汽车电子企业走联合、协作道路,降低交易成本,培育和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推动汽车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

5、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汽车电子技术不仅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芜湖国家级汽车电子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引导汽车产业的投资向高端方向发展,促进我市和周边资源的整合,加速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形成。同时,积极发挥汽车电子对汽车产业和电子电器产业的支撑作用,使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成为芜湖及安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区域汽车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创新、扩大内需、振兴汽车产业的重大机遇,以配套本地和辐射周边汽车企业为突破口,逐步切入全球汽车电子采购供应链环节;发挥区位优势,培育良好环境,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实现有效集聚,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瞄准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信息智能化的汽车产品发展方向,加强技术研发,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建成国内最大、整体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16

(二)总体原则

1、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的规划、协调、引导和投入,鼓励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聚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

2、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依靠自我积累,自主创新,滚动发展,逐步壮大企业实力。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资、引智,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重要手段,以大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来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提高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立足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基地长远发展目标,从完善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全局出发,全面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同时,针对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确定重点领域,力争取得突破。

4、配套周边和服务全球相结合

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能力,在配套本地和服务周边汽车企业的基础上,抓住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引发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组织产品进行国际测试认证,不断扩大出口,逐步切入全球汽车电子采购供应链环节。

17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为我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产业技术水平、企业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成果等方面均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争取到2010年成为全国最大、最具有竞争力、到2015年在国际上享有较大知名度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2、具体目标

一是到2015年,芜湖汽车电子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通过一批项目建设,力争全市汽车电子产业投资总规模到2015年超过100亿元。

二是根据市场需要,突出我市特色,构建较为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大产业规模、产品门类结构合理、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2015年,规模以上汽车电子企业达到60家,其中销售收入达30亿元的企业2-3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左右。

三是建设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面向国家汽车工业战略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基地。建立5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政产学研资”有机结合的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建设汽车电子技术、管理人才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基本满足我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

五是建设区域性的汽车电子产业贸易物流基地,使我市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电子产品集散地和国际性汽车电子技术交流中心。

六是建成以汽车电子控制装臵生产研发为主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核心基地,以车载汽车电子等生产研发为主的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南分基地,以汽车CAD/CAM/CAEE设计制造与试验及基础元器件生产研发为主的芜湖新区城东分基地;在产业技术水平、企业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成果等方面均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18

四、产业基地建设重点

(一)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与重点项目

1、重点领域

把握世界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完善现有动力传动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多媒体娱乐和通讯系统,重点开发更加先进的灵巧型传感器、快速响应的执行器、高性能ECU、先进的控制策略、计算机网络技术、雷达技术、新一代汽车移动通讯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

——动力传动电子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自动变速器控制(ECT、CVT/ECVT等)以及动力传动总成的综合电子控制等。以及控制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和电控单元(ECU)。其主要是保证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均能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并简化驾驶员的有关操作,从而降低油耗和排放,减少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减轻驾驶人员的操作强度,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制动防滑与动态车身控制系统(ABS/ASR、ESP/VDC)、牵引力控制系统、悬架及车高控制系统、轮胎监测系统(TPMS)、巡航控制系统(CCS)、转向控制系统(如4WS)、驱动控制系统(如4WD)等。其主要用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动力性等。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安全气囊(SRS)、自动座椅、自动空调控制、车内噪音控制、中央防盗门锁、视野照明控制、自动刮水器、自动门窗、自动防撞系统以及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主要是用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方便性。

——多媒体娱乐和智能通讯系统

主要包括车载多媒体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语音系统、智能交通系统(1TS),车辆导航系统(GPS/DGPS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用于联结“人-车-外界环境信息”,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

——新型车用传感器

19

开发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的新型车用传感器。形成的关键技术不仅能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放大等处理;同时它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在特别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并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免受机械特性的影响。

——、微处理器(ECU)

开发具有多路同步实时控制、自带A/D与D/A、自我诊断、高输入/输出等功能的16位和32位汽车专用ECU系统,提高ECU在发动机、动力传动、车身、安全等控制系统中应用技术水平,满足汽车用ECU对可靠性、信息处理能力、实时控制能力及成本上的特殊要求。

——新型执行器

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技术,发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耗能小、输出驱动能力大的新型车用电磁式、电动式执行器,逐步取代传统的气动/液动执行器系统。

——控制策略技术

开发以状态空间为基础、适用于多输入/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等现代控制技术,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满足现代汽车中需要控制的对象具有很强的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也越来越多等要求。取代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单输入/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PID经典控制理论,

——总线技术

完善用于后视镜调整、灯光照明控制、电动车窗等控制等低速网络LIN总线技术;完善用于汽车舒适性、故障诊断、仪表显示及四门中央控制等低速CAN总线技术;开发用于发动机、ABS和自动变速器、安全气囊等控制的高速、实时闭环控制、多路传输网络的高速CAN总线技术;研发未来不需要后备机械系统支持的、通过高速容错通讯总线与高性能CPU相连的、百分之百的电控系统技术,研究MOST、IDB 1394和蓝牙技术在多媒体与通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光纤用作高速信号传输介质取代传统线束。利用总线技术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联接起来,从而构成汽车内部局域网,实现各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新型供电电源

20


芜湖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2024年4月:学习两会精神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