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答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

2025-08-14

资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2 450万元(3 150-200-500)。

40.A 41.C 42.A 43.C 44.C 45.A 46.C 47.A 48.C 49.D

50.B【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

G公司股票初始确认金额=20 000×(3.60-0.20)+300=68 300(元)

51.D【解析】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530+5=1 535(万元)

52.A【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53.C【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该投资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

54.D【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55.B【解析】企业接受抵债取得的资产,应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确认入账。本题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10 000×1.90=19 000(元)

56.B 57.A

58.C【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 100+4)×8%=88.32(万元) 59.A【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贷方)=1 200-(1 100+4)=96(万元)

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1 100+4)×8%-1 200×6%=16.32(万元) 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96-16.32=79.68(万元)

60.C

61.D【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则指摊余成本)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本题中,

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1 100+4)+[(1 100+4)×8%-1 200×6%]=1 120.32(万元) 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 120.32-1 080=40.32(万元)

62.D【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贷方差额应转入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63.C 64.B

65.D【解析】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200 000×1%+500=2 500(元) 66.D【解析】计提坏账准备后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800 000-800 000×1%

=792 000(元)

67.A【解析】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2 000 000×1%=20 000(元)

20×7年计提的坏账损失=4 000 000×1%-(20 000-30 000)=50 000(元) 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3 500 000×1%-(40 000+20 000)=-25 000(元) 3年计提的坏账损失累计金额=20 000+50 000-25 000

=45 000(元)

68.C 69.D 70.C 71.B 72.A 73.B 74.C 75.D 76.D

26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解析】取得投资时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入账,不计入投资成本,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只作备忘记录,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不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3.AB

4.ABC【解析】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均属于衍生工具,如果没有作为有效套期工具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通过“衍生工具”科目单独核算,不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5.ACE

6.CD【解析】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时,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因此,本题中,影响该债券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因素只有原材料的公允价值和原材料应计的销项税额。

7.BD【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高于其面值的情况下,随着利息调整的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而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各期利息收入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因而各期确认的利息收入逐期递减。

8.BCE 9.ABC 10. ABCE 11.ACE 12.ABCE 13.ABDE 14.ACE

15.ABCD【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按摊余成本计量,但若发生了减值,也应计提减值准备;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可以转回,但是,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公司、联营企业以及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转回的减值损失金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三)判断题

1.√

2.×【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

4.×【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

6.×【解析】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不包括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7.√ 8.√ 9.√

27

10.×【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如果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了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将其直接出售。

11.√ 12.√

13.×【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14.√

15.×【解析】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小于当期的应收利息;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大于当期的应收利息。

16.√

17.×【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摊销利息调整金额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不能采用直线法。

18.√ 19.√ 20.√ 21.√

22.×【解析】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23.√

24.×【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出售债权处理。

25.×【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以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处理。

26.√ 27.√

28.×【解析】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坏账损失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29.√ 30.√ 31.√

32.×【解析】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33.√

34.×【解析】其他应收款如果发生了减值损失,也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35.√ 36.√ 37.√ 38.√ 39.√

40.×【解析】可供出售债券如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41.√ 42.√ 43.√

44.×【解析】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已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

45.×【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在此应当注意,企业首次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摊余成本(即未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了进一步的减值,则在进一步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即账面摊余成本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差额。

46.√

47.×【解析】在通常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也不足以说明其发生了减值,因而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但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8

的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此时,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48.√ 49.√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3月25日,购入股票。

投资成本=10 000×(3.50-0.10)=34 000(元) 应收股利=10 000×0.10=1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2)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的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债券)的会计处理。 (1)20×8年2月25日,购入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2)20×8年7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

债券利息=45 000×4%=1 800(元)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3)20×8年12月1日,转让债券。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1月20日,购入股票。

投资成本=50 000×3.80=190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2)20×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50 000×0.20=10 000(元)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4 000 1 000 250 35 250 1 000

1 000 248 000 800

248 800 46 800 200

47 000 1 800

1 800 46 000 800

46 800 1 200 191 200 10 000

10 000

29

190 000 (3)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股利 10 000 (4)20×8年9月20日,转让股票。

借:银行存款 2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190 000

投资收益 30 000

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1)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520 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680 000=-160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2)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750 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750 000-680 000=70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1月10日,购入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2)2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20×8年6月30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20×8年9月25日,将B公司股票出售。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7.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的会计处理。

应收利息=50 000×6%=3 000(元) 投资成本=55 000-3 000=52 000(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8.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的会计处理。

应收利息=50 000×6%=3 000(元) 投资成本=52 000-3 000=49 000(元)

160 000

160 000 70 000

70 000 65 000 500

65 500 1 000

1 000 10 000 10 000 86 000

65 000 10 000 11 000 10 000

10 000 50 000 2 000

3 000 55 000 30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答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劳动合同签订的那些坑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