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在主张自主创新的同时,仍要继续加强和扩大与世界领先汽车集团的合资与合作,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和政府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但不是再去照搬,而是要在吸取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尽快缩小与国际发达水平的差距。
其次,国内汽车企业应探索国际化经营方式,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国内汽车企业首先应树立全球性思维,重视研究市场规划和定位,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增加国际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这就要求国内汽车企业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除了采用直接出口方式外,在国外设立分公司,与国外企业合资等方式,利用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式,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4.2.7加强企业集团化建设
随着我国踏入WTO后过渡期,面对强大的跨国汽车巨头,我国必须以自主品牌的发展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对汽车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在整合过程中,企业的兼并联合是加强集团化建设的过程,关键是强调效率和效益,最终要形成几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这有利于消除内耗,增强凝聚力,促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
总述
总体来说,我国汽车贸易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企业要把这个市场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车技术和设计有所突破,提高自我研发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摆脱外商在品牌上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实现自主。而政府以及各行业的资金的加入也可以为提高我国汽车整体水平提供有效支持。国家的各项汽车政策的出台,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只有通过国家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才可以把汽车产业发展成
我国的支柱产业,才可以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志谢
历时将近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译者:李明轩、邱如美. 《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10)
2、王超.中国汽车经营管理创新分析.《汽车技术》,2010.12-12 3、黄玉倩.中国汽车贸易问题的对策研究.《企业技术开发》,2008(2) 4、中国汽车市场年鉴编辑部.《2009中国汽车市场年鉴》.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5、肖俊涛.《中国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8):76-82
6、王欲平.中国汽车要在质量和品牌提升上下功夫.《时代汽车》,2010.05 7、任志成.中国汽车产业贸易政策回顾与前瞻.《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8、柳旭辰.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才智》,2009.05
9、王新业.自主品牌的觉醒.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0年第7期:25-26 10、蒋志敏,李孟刚. 中国汽车产业的困境.《招商周刊》,2007(1):18-19 11、李繁.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现代企业》,2008(1):9-11
12、马蕾.有纠结就有希望.《汽车商业评论》,2010.04
13、沈庆.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所,2009(3)
14、杨丰平.论中国政策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引导和影响.《汽车族》,2008(4):15-17 15、何元贵.中国汽车产业贸易保护壁垒的回顾与展望.《商业经济文荟》,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