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做法与经验(2)

2025-05-01

值得指出的是,本市2005年起向禁实限粘最后阶段发起冲刺,

3

并在2007年前大力关停淘汰转产粘土砖瓦企业取得显著战果的基础上,作出了在2010年底前彻底关停转产全市所有粘土砖瓦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使得本市粘土砖瓦企业从2004年底的238家减少到2009年底的25家,淘汰落后产能21.7亿块标砖。粘土墙材的年产量相应从8.70亿块标砖降至3.89亿块标砖。2010年底本市将从源头上完全关停转产粘土砖瓦企业并停止粘土墙材生产,为本市停止使用粘土墙材奠定基础。这一成绩,无论是粘土砖瓦企业数量和粘土墙材年产量之少,还是非粘土新墙材产量比例之高,都是省内兄弟城市和省外周边城市中最先进的。同时,本市墙材革新已逐步向农村延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农居应用新墙材试点示范,既带动了新墙材的推广应用,又支持了农村住房建设改造。2002至2009年全市共有15个,共计23万平方米农居试点开展了新墙材建筑应用示范,今年全市又有约1600户,40万平方米农居开展试点,占今年全市农居建设总量的5.3%。以富阳市为例,288户共7.2万平方米的农居试点至少可带动1600户,约40万平方米的农居推广应用新墙材。

经过近二十年的禁实限粘推新,本市墙材产业结构已有显著提升。凉州市墙材革新前后墙材企业产品结构对照见表2。数据表明, 1000多家企业年产19.2亿块标砖的粘土实心砖已基本从本市退出;新墙材企业从7家增至234家,产量从0.8亿块标砖迅升至36.43亿块标砖;产品品种从单一低档的粘土实心砖初步演变为砖、块、板三大系列齐全的产品结构,板材实现了零的突破;企业总数减少,规模增大。企业平均年产量从约190万块标砖增至1550万块标砖以上,平均产能从不足600万块标砖/年增至3390万块标砖/年。与此同时,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改善,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污染排放得到改善。以烧结砖企业为例,双级真空挤砖机普遍取代了单级挤砖机,小土立窑及低门数轮窑淘汰,开始出现了隧道窑,电子计量配料、全天候自动化工业化生产线开始替代人工作坊式生产,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制砖不用土,砖厂不见高烟囱,烟尘排放大大减少。

综上所述,本市禁实限粘推新进展可喜,新型墙材正在迅速崛起,“秦砖汉瓦”彻底退出本市墙材历史舞台已指日可待。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新墙材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今年我市要关停、淘汰、转产

4

25座粘土砖瓦窑,削减产能4.66亿块标砖。这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生态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墙材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既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产业经济效益,又能逐步解决产能过剩矛盾,保障供需平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现新墙材产业由大变强。

纵观本市墙材革新成效,禁实限粘推新显著提升了本市墙材产业结构,但这一提升主要还是集中在产品和规模结构方面,是初级的。为更好把握本市现有墙材产业结构水平定位,先将本市与省内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四市墙材产业宏观结构状态做一横向比对,情况示于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1.五市之中,本市新墙材产量比例、新墙材企业占墙材企业总数比例和新墙材产能占墙材总产能比例最高,粘土实心砖和粘土多孔砖企业数最少,说明在新墙材与粘土砖的宏观产品结构层面上本市最优。

2.本市墙材企业平均产能和产量,新墙材企业平均产能和产量都位居五市的中下位,说明本市墙材和新墙材产业规模结构水平不够理想。嘉兴处于五市之首。

3.本市墙材及新墙材产能利用率位居五市第二位,表明本市墙材及新墙材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尚可。

而后以五市新墙材中量大面广的非粘土砖企业规模结构情况为例做一比较,示于表5。数据表明本市非粘土砖企业规模结构也处在五市的中位。嘉兴市产能为6000~8000万块标砖/年的企业最多,企业产能结构最接近正态分布,比较理想。湖州市产能大于10000万块标砖/年的企业比例最高,大型企业集中。

此外,以新墙材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而论,湖州市在省内拥有较多的国外引进生产线,规模大,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优。本市仅有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为先进。

据此分析,与省内周边四市比较,本市墙材产业在新墙材与粘土砖这一宏观产品结构层面上最优,而在墙材、新墙材和非粘土砖企业的规模结构,以及新墙材本身的产品结构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嘉兴市

5

的墙材、新墙材和非粘土砖企业规模结构最优,且产能利用率最高,是兼顾当前运行效益和长远发展较为理想的结构状态。湖州市大型先进企业和板材企业较多是其产业结构的优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省内外先进做法的启示下,凉州市为使新墙材获得迅速推广应用,采用了试点工程示范带动全面推广应用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先后在34个近40万平方米的试点建筑中对13种新墙材组织了工程试点,为全面推广树立了样板。使各种新墙材在本市逐一获得推广应用,最终替代了粘土砖。多年来又在农村32个约63万平方米的农居中开展了新墙材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宣传效果,并已开始带动农村的推广应用。 三、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推进禁实限粘推新

我国数千年来墙材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期以粘土实心砖为主体;二是普遍处于手工作坊式粗放生产,企业分布广、规模小、装备差、毁田多、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下,而建筑业界却是一天也离不开粘土实心砖。本市情况与全国相似。当这种生产应用状态对我国本已十分匮乏的耕地资源构成严重威胁时,墙材革新就势在必行了。但我们又不得不正视建筑物长期惯用粘土实心砖和粘土实心砖企业量大面广、赖以生存的人数众多、产业水平低下的现实,于是注定了墙材革新宜走渐变式革新之路。初期应先稳步将粘土实心砖改产为粘土多孔砖,然后再逐步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和限制使用粘土多孔砖,最终彻底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墙材。同时按现代化生产要求培育发展和推广应用非粘土新墙材。禁实限粘推新既先后又同步交互推进。实践证明,墙材革新以禁实限粘推新作为切入点,走循序渐进革新之路是合适和成功的。

墙材革新初期的禁实限粘推新实质是一场以节土为核心的产业初步转型升级。禁止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逐步限制和禁止生产使用粘土墙材、大力发展各种非粘土新墙材,本身就是墙材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其间也改变了墙材产业的资源能源消耗结构。同时,从关停淘汰粘土小土立窑和低门数轮窑,到彻底关停淘汰转产粘土砖瓦窑,到提高新墙材企业的规模和技术门槛,再到大量小粘土砖企业出局,发展和形成了一批规模中等、装备相对先进的新墙材企业,正是初步改善了墙材产业的规模和技术结构。因此,抓好禁实限粘推新

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做法与经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