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的成因与改进对策初(修改稿)(DOC)(4)

2025-04-30

3.取消现行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

学校领导班子是连接学校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学生群体三维立体空间的交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基本面貌。因此改变薄弱学校的状况,关键要选好校长,配好班子。选配年富力强、作风正派、办学有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干部担任校长,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和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这是改变薄弱学校的关键。应该说,现行的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制度和片面以分数为标准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做法,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调动一般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应逐步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制,实行以科学评估学校办学状况为基础的,根据个人德、能、勤、绩的考核结果定职级的校长职级制,不再按学校规模和“档次”定行政级别。

(三)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根本。如何使薄弱学校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合格的教师队伍呢?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1.建立教师竞争上岗机制

在对全体教师从教育思想到业务基本功,从备课、授课到评课进行全方位强化培养和训练,提高其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实行竞争上岗。在竞争上岗过程中认真贯彻《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

9

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区域教师定期轮换制度

在本校要注意发挥特殊教师和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采取传帮带的办法,使大批青年教师尽快成才。上级主管部门可从重点校抽调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应届大中专类优秀师范毕业生优先安排在薄弱校,重点校不得聘任薄弱校教师,保证薄弱学校师资的稳定,制定优惠政策有意识地引导、鼓励重点校的好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与后备干部的工资、人事关系和福利待遇可保留在原校,定期、定点到薄弱学校任教,以带动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鼓励有办学经验的退休校长、教师到薄弱学校兼职兼课,或做顾问。使薄弱学校有一支思想素质高、精通业务的合格的教师队伍。

3.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薄弱学校要高度重视构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让优秀教师有为、有位、有得、有提高。做法是:可以向骨干教师提供丰厚的待遇,并解决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建好教师公寓,确保教师有安居的环境。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在校内实行“导师制”、“新老结对”,老教师为青年教师引路,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专项经费,并经常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可聘请专家治校,因为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经验。相信丰厚的待遇、宽松的环境,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学校留住人才的法宝。

4.建立校本培训制度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是一个漫长的“习得”过程,并将伴随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必需植根于教育情景和教育实践。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丰富多样的培训模式、途径、方法。

校本培训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的培训。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与校本培训是指导与合作的关系。校本培训既能满足教师的需要,也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两者有机协调和统一。校本培训应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薄弱学校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制定校本培训的方案、计划,建立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要有常规性的全员培训模式和非全员性个别化的培训模式。为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学校发展目标中去培训教师群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同时又要区别对待,以教师个体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式培训、案例分析式培训、研训结合式培训、自我反思式培训、直接传授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④

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鼓励教师不断进取,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师资力量的提升成为学校从薄弱走向优秀的基石。

10

(四)依法从严治校,强化监督管理

薄弱学校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要逐步建立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适时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每一项举措,都必须认真执行,落实到位。这样的管理才能出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既要有行政管理内容,又要有党务管理内容;既要有学校宏观管理,又要有部门微观管理;既要有工作规定,又要有岗位职责,要囊括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管理责任制,必须依靠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部门、各岗位、每个人的责任,使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怎样干,怎样才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科学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注意其合理性,因为只有合理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为教师所认可和执行。规章制度是为管理服务,而不是图虚名、走形式,更不能制约工作的开展。规章制度的内容要避虚就实,模棱两可的话不说,办不到的话不讲,要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住。尽量做到日常工作有章可循,力求学校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有章、有法、有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

2.实行教师目标管理

开学初期,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个人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付诸实施;期中、期末,对照目标分项检查,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每学年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工作业绩等,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评出“教学之星”,给予一定的奖励。实行分层目标管理。按照“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获得有差异的发展”的操作思路,实行分层管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渐进的质量观,达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学困生试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建立学困生档案,进行质量跟踪检测,使他们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同时,使尖子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充分关注中间生的发展,力求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管理能让学校与师生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可以使教师个人与学生得到同步发展。⑤

薄弱学校的成因与改进对策初(修改稿)(DOC)(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八讲—升与毫升(DOC)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