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的成因与改进对策初探
怀化市辰溪县白云小学 李世清 一.薄弱学校的主要成因 (一)办学条件简陋 1.学校基础设施陈旧 2.学校教学设备落后 3.举债负重,运转艰难 (二)领导班子进取心不强 1.缺乏社会责任感 2.办学思想观念陈旧 3.工作作风漂浮
(三)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 1.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2.教师文化结构不合理
3.专职、骨干及学科带头人欠缺 (四)学校管理滞后 1.管理制度不健全 2.教育教学管理不严谨 3.教师敬业意识不强 二.薄弱学校的改进对策
(一)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消赤减债 ,确保正常运转
1
2.合理布局 , 整合教学资源 3.武装硬软,适应形势发展
(二)加强班子建设, 提高领导素质 1.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 2.建立校长聘任机制
3.取消现行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 (三)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1.建立教师竞争上岗机制 2.建立区域教师定期轮换制度 3.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4.建立校本培训制度
(四)依法从严治校,强化监督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实行教师目标管理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
薄弱学校的成因与改进对策初探
怀化市辰溪县白云小学 李世清
摘 要:薄弱学校是相对于好学校而言的,指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较差,师生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要改进这些学校就必须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要消赤减债,确保这些学校正常运转;要作好布局调整,整合教学资源;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素质;建立校长聘任机制,取消现行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要建立教师竞争上岗机制和区域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校本培训制度;要依法从严治校,强化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教师目标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薄弱学校 成因 改进对策
我县年初中小学校学生人数统计报表显示:农村29个乡镇58所中小学(含中心小学)学生的总人数与县城3所中小学学生人数相当。为什么农村中小学校生源急剧下降,而城镇中小学生源迅猛上升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乡镇、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等不及城镇中小学校。由于学校薄弱,因此农民子女舍近求远进城享受优质教育现象严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大量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当前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过程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进程,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分析薄弱学校的成因,变革薄弱学校,势在必行。它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新世纪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薄弱学校的主要成因
薄弱学校是相对于好学校而言的,指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较差,师生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低下的后进学校。其实质就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因长期缺乏办学活力和凝聚力而导致教学质量差、社会信誉差的学校。薄弱学校是同类学校的落伍者和后进者,有的是因为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标准,有的虽然已经达到这个标准,但因为没有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社会要求,仍然属于薄弱学校。因此,薄弱概念其实是相对的。①
薄弱学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条件简陋
硬件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如校园狭窄、校舍破旧、图书资料缺乏等是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陈旧
目前,在农村的一些学校,硬件设施根本无法与城里的办学条件相比。由于
3
设施的简陋,农村学生在校的卫生、安全状况都令人担忧,不但教学设施不完善、陈旧,而且很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未能在农村得到使用。
以我校赤岩分校为例,这里的教学楼是危房,地面潮湿,没有学生宿舍,完整的体育锻炼设施就更不用说了,教师的办公室简陋无比,一只生满黄锈的铁筒被老师敲过了千万遍,铁器碰击的声音召唤着学生走进课堂。教室里课桌陈旧不堪,厕所的卫生状况极差,臭气呛鼻,蚊子乱飞,全校只有3名教师,一个教师管一个班,工作任务十分重,在教师的办公室内,除了学校有一部电话外,几乎再也找不出一件现代的东西。
许多农村边远地区的薄弱学校没有围墙、校门,完全与外界连接在一起,真是“刮风下雨令人忧,开学报名让人愁”的局面。
在一些城镇薄弱学校,校舍处于工厂厂区内,厂房、教室、宿舍混在一起;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及必备的学生活动场地均严重不足,走廊狭窄,护栏过低;缺少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教室采光严重不足;消防器材严重缺乏。
2.学校教学设备落后
薄弱学校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表现为必备的多媒体室、语音室、录音机、教学用VCD及教学软件等教学设备和资源少,特别是偏远的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就更少,硬件建设更落后。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空间,化“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我爱学”的主动学习,从而促进课改的顺利进行。然而,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学环境十分恶劣,教学设备极端落后。教师们又怎能高谈使用现代化的语音室或多媒体电教室?连简单的投影仪也难得见到一两部,又怎能奢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里的教师依然困守在“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层面上而已。有部分学校虽配置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设施,会操作使用的也只是极少数人,加之学校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许多教学设备设施长期闲置不用,设备利用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这是绝大部分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3.举债负重,运转艰难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也间接导致了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一些学校对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些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短缺,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添置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了。学校惨淡经营,艰难度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