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论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地区与地区的交流不断,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终端产品的普及,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这种频繁的交流也为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首先表现在就业机会更多,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都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其次,随着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和报考播音主持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主持工作,而迫切需要人才的公司也没能找到适合的人才,可以看出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传统媒体中的现场直播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新闻类的播报很多时候要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就需要播音主持根据情况以客观的、公正的态度对问题进行报道,并且在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的情况下,有分寸地进行播报;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现场播报是多方配合下才能完成的集体工作,因此,播音主持不仅要能够随机应变同时还要学会与各部门沟通配合,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播报工作。2)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际新闻播报和国外的电视栏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关注,人们往往通过新闻去获取海外的咨询,同时我国也不再将媒体发展局限于国内,而是开始关注通过新闻播报的方式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世界。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注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开展语言方面的课程,增强播音主持专业的国际竞争力,树立远大的目标,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世界,让世界来了解中国。3)个人风格突出。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除了新闻播报,其他一些娱乐性质的节目也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加多元的标准,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专业性过硬,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如近几年央视的撒贝宁、尼克买提等新生代主持人不仅主持功底过硬,其独有的主持风格也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如何定义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呢?首先在语言风格上具有自己的个人特点,有些主持人说话言辞犀利、幽默,有的主持人娓娓道来,具有亲和力,而这些风格的体现都与主持人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现场主持中不仅考验主持人的语言功底也是主持人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一种体现。同时,当前全媒体时代下,人们对播音主持的了解不单单是通过新闻或是电视节目,通过微信、微博和直播等渠道可以去了解,主持人也可以主动与观众建立互动关系,从而利用平台去展示自己,这些都需要主持人除了本身的工作也要将自己的生活的个人思想通过平台去展示给大家,来塑造自己的个人独特风格,进而提高人们对自己的了解和喜爱。
篇2: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论文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途径上也要与以往的培养模式有所改变。1)改变过去的培养模式。针对当前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应该在注重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其他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模式不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发掘和引导,在全媒体时代下能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新媒体的运用和使用方面也要加以引导,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学校还应加强与媒体公司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让学生提早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加强播音主持人才的岗位培训。全媒体时代具有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等特征,一定程度上为播音主持专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随着行业形势的迅速变化,工作中一味因循守旧,没有创新,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行业要求,因此,已经开始播音主持工作的主持人也不能放松学习新的技能,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媒体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主持人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适应新媒体的能力,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增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能力。3)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前的全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人们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专业能力过硬,同时还要知识渊博、具有人格魅力等,因此,播音主持人才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修炼内功,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广泛涉猎,努力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和知识水平。为了通过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展示自己,还应该努力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来展示自己,并注重建立和维护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还要注重对新闻报道其他工作环节也要有所涉猎,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金晔.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屈阳.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道路解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蔡昕蕴.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王黎明,孙会婷.内蒙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汉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101-103.
[5]周欣.浅析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热与人才需求现状[J].戏剧之家,2015(14):273-274.
[6]姚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篇3: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论文
1)关注度受到冲击。当前自媒体、多媒体相互融合,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手机得到了迅速普及,一些社交App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媒体形式以其自由、灵活且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多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传统媒体移向他们。这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刺激了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让传统媒体行业中的播音主持关注度不再向过去那么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电视新闻收视率的下降,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平台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对过去播音主持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播音优势减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分工中,播音主持只负责播报,专业性强,自身播音优势地位很强,然而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信息的采集和播出形成了一体化,更多的记者不仅能够上现场采集信息,同时也能现场播报,全能型的人才不断涌现,加之新媒体在新闻播报方面发展潜力大,形式多样,受众增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下播音主持专业能力强,但综合能力不高的播音主持优势。3)媒体话语权发生转变。过去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新闻播音主持的地位自然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开始参与到信息发布的环节,这就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分享,自媒体这种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传统媒体往往是在新闻事件不断发酵后才获知,大大影响了新闻资讯的时效性。以上种种困境都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出的新挑战,同时也是转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发展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机遇,因此,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主动转变,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时代特点。
篇4: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力特点及培养论文
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力特点及培养论文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的交相发展,网络媒体平台化趋势越来越明确,网络媒体不仅成为媒体融合的支撑性平台,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平台。媒体融合的终极目标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在此目标的驱使下,媒体融合在技术、内容和市场三个层面上不断演进。全媒体时代给很多媒体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高校,要针对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进行教学创新,以满足时代需求的播音主持人才。
一、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点
信息传播离不开一定媒介,不同媒介会影响信息传播。同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公众高度参与与互动
网络媒体是全媒体时代的基础性媒体,所以媒体融合的本质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化。交互性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传播特征,其本质是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及其所引起的传播主题的泛众化。交互性特征使网络媒体由他媒体走向自媒体,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消亡,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网民实现了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统一。在传统媒体占统治地位时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特征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分离,传播信息成为传播者的专业责任,而接受信息则是每个接受者的公民义务,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主体呈现出对立化特征。网络媒体产生以后,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主体性走向统一,网民成为网络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成为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媒介之间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也具有鲜明的公众性。
(二)传播空间的全覆盖
媒介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技术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社会类型形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如果说人体媒介、器物媒介等原态媒介是农业社会形成的前提,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是工业社会形成的.基石,那么互联网则是信息社会形成的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普及,推动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行转变;而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则使信息能够覆盖全球,使传播具有国际性。媒体之间的空间竞争不仅表现在媒体的国际化空间,而且表现为媒体的全程化场域扩张。媒体的传播场分为私人空间、家庭空间、休闲空间、移动空间和工作空间等五种类型,传统媒体的重点覆盖场域是家庭空间和工作空间,随着 “生活圈媒体”等媒体概念和形式创新,私人空间、休闲空间和工作空间成为新兴媒体重点传播场域,因此,全媒体实现了无缝式全场域覆盖,甚至逐渐消失了私人空间、准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传统界限。
(三)传播时间的不间断
由于时间和空间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在传统媒体上展现出来。数字技术和播存技术所带来的网络媒体储存空间的无限性低成本拓展,使得网络媒体成为全时间媒体,既可以实时传播,也可以延时传播。因此,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限制其信息呈现的限制性因素,网络媒体真正实现了全时间传播。形成了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 “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即时性传播是指媒体与受众交互的即时性,延时性传播是指受众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共时性传播是指媒体内容传播的实时性。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使得受众由不“在场”向在“场”进行转变,这减少了媒体传播的环境信息损失,使得媒体传播更具现场气氛。
(四)传播主体的个性化
传播主体个性化是竞争的必然。当前,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具体说来,这种细分化就是以细分市场赢得受众,通过别具一格满足特定群体的受众,从而确定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必然要有自己的 “杀手锏”,即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是媒体功能成熟化的表现,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传播主体个性化,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传播者,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选取传播内容,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传播信息,在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同时,形成了富有个性的丰富的传播主体群体。
二、全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要求
播音主持人才是主要的信息传播者之一,在具备播音主持所应具备的采、编、播等基本能力之外,在全媒体环境下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信息筛选评论能力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以往那种只会见字出声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再受到受众的青睐。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富有特色的,有观点、有姿态的播音主持人才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当今世界,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观点。不论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以网络、微博 、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置身在这样大的信息世界中,受众只会感觉信息太杂,而不会觉得信息太少。因此,受众需要在信息世界中梳理一些重要的、适合他们的信息,或者是通过某些信息的传达来体现一种看法,最好的传播模式莫过于主持人或播音员担当评论者的角色,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并表达出富有个性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