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汇报会上的讲话(通用17篇)(生态家(16)

2025-09-18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

我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现有各类河涌2802条,总长度5084.6公里;其中主干河涌245条,总长度1529.2公里,大部分内河涌现状宽度在5-15米之间。我市的内河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河道缩窄、河床淤积、河水污染恶化、河岸建筑杂乱等。可以说,河涌是**的一大特色,如果河涌整治不好,我们的水乡特色难以体现。市政府已成立了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准备用几年时间把内河涌整治好。我看这项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一是进一步明确河涌整治目标和责任。明确河涌水系建设目标。争取用3-5年的时间,理顺主干河涌骨架网络,调整、优化及完善河涌体系,提高主干河涌的引排过流能力,并进而带动和促进支涌的整治。明确水环境整治目标,五年初见成效,基本遏止河涌功能退化,促进水系内水体交换,改善河涌水质。明确河岸整治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河涌两岸脏、乱、差的现状,对河涌两岸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滨水区域,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明确河涌整治责任,河涌整治由市统一规划、各区负责实施。各区根据规划要求,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二是在规划指引下加紧实施整治工作。河涌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河涌综合整治,既可以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举多得。按照规划,我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总投资初步估算为102.69亿元(其中河涌整治费用30.36亿元,用地费用32.53亿元,闸站建设费用15.75亿元,截污工程费用9.04亿元,预留拆迁补偿费用15亿元)。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在以人为本思想和建设生态河涌理念的指导下,在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的具体指引下,加紧开展整治工作,使整治后的河涌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的景观带和城市公园,使内河涌整治成为亲水工程、民心工程。堤岸整治要按景观要求,美化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网;河涌控制线以外的环境也必须纳入整体规划,实施综合治理;要充分预留河岸空地,用于绿化美化,使整个河涌治理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河涌综合整治,包括河涌水系调整、疏浚护岸、河岸环境建设及河涌水污染防治等内容,同时还涉及部分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是涵盖水利、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系统工程,与各区的工作紧密相连,因此搞好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才能充分调动各区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协调一致做好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惠及城市和市民的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科学制定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切实提高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以提高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为重点,加快专项预案的制定和完善,细化部门预案,从应急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快应急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的工作合力,确保及时、有序地做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学习河源市应急预案台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市、区、镇(街)、村四级防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落实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制定计划,确保今年3月底前完成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要深入到镇、村,对危房户、低洼易受洪水淹浸户、地质灾害威胁户、山塘水库受威胁户、易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旅游区逐一登记造册,明确预警方式和级别,分级转移对象、责任人、通讯方式、转移和安置、监护方案的内容,建立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在建立台帐的同时,还要建立“明白卡”,卡上要有村民的签名,让农户明白自己的避险联系人,使台帐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四)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积极实施,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各区要按照《**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佛府办[2006]372号)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水管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力争今年全面完成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任务。二是加强对现有排水泵站、水利设施的管理,加强区域排涝泵站的统一排涝调度,确保排涝泵站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加强水库管理,严格控制水库的防限水位。目前小部分村镇管理的山塘水库被承包经营开发,不利于水库的管理,要逐步收回水库经营权。四是加强河涌管理,主干河涌管理要落实责任制,落实人员、经费,成立专业化管理队伍。村内支涌毛渠管理,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村来管理,村内毛渠的整治疏通由村来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养成不向河涌毛渠抛垃圾、不向河涌毛渠排放未经处理污水的习惯,使排涝设备能正常发挥效益。

同志们,防灾减灾工作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艰巨而光荣,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早让人民群众受惠,让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在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认真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实施防灾减灾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抓好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想方设法解决突出问题,全力以赴,按时圆满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一是工程要结合防洪、排涝、供水、环保以及城市美化绿化功能进行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能经受得起洪涝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要加快施工进度,全力做好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市场投入双管齐下,千方百计解决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需要。三是各区要按照省、市的要求,一级抓一级,把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协同作战。尤其水利部门要坚持高起点抓好规划,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加强工程的管理与监督。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

我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现有各类河涌2802条,总长度5084.6公里;其中主干河涌245条,总长度1529.2公里,大部分内河涌现状宽度在5-15米之间。我市的内河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河道缩窄、河床淤积、河水污染恶化、河岸建筑杂乱等。可以说,河涌是**的一大特色,如果河涌整治不好,我们的水乡特色难以体现。市政府已成立了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准备用几年时间把内河涌整治好。我看这项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一是进一步明确河涌整治目标和责任。明确河涌水系建设目标。争取用3-5年的时间,理顺主干河涌骨架网络,调整、优化及完善河涌体系,提高主干河涌的引排过流能力,并进而带动和促进支涌的整治。明确水环境整治目标,五年初见成效,基本遏止河涌功能退化,促进水系内水体交换,改善河涌水质。明确河岸整治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河涌两岸脏、乱、差的现状,对河涌两岸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滨水区域,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明确河涌整治责任,河涌整治由市统一规划、各区负责实施。各区根据规划要求,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二是在规划指引下加紧实施整治工作。河涌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河涌综合整治,既可以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举多得。按照规划,我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总投资初步估算为102.69亿元(其中河涌整治费用30.36亿元,用地费用32.53亿元,闸站建设费用15.75亿元,截污工程费用9.04亿元,预留拆迁补偿费用15亿元)。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在以人为本思想和建设生态河涌理念的指导下,在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的具体指引下,加紧开展整治工作,使整治后的河涌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的景观带和城市公园,使内河涌整治成为亲水工程、民心工程。堤岸整治要按景观要求,美化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网;河涌控制线以外的环境也必须纳入整体规划,实施综合治理;要充分预留河岸空地,用于绿化美化,使整个河涌治理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河涌综合整治,包括河涌水系调整、疏浚护岸、河岸环境建设及河涌水污染防治等内容,同时还涉及部分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是涵盖水利、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系统工程,与各区的工作紧密相连,因此搞好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才能充分调动各区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协调一致做好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惠及城市和市民的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科学制定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切实提高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以提高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为重点,加快专项预案的制定和完善,细化部门预案,从应急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快应急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的工作合力,确保及时、有序地做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学习河源市应急预案台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市、区、镇(街)、村四级防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落实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制定计划,确保今年3月底前完成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要深入到镇、村,对危房户、低洼易受洪水淹浸户、地质灾害威胁户、山塘水库受威胁户、易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旅游区逐一登记造册,明确预警方式和级别,分级转移对象、责任人、通讯方式、转移和安置、监护方案的内容,建立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在建立台帐的同时,还要建立“明白卡”,卡上要有村民的签名,让农户明白自己的避险联系人,使台帐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四)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积极实施,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各区要按照《**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佛府办[2006]372号)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水管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力争今年全面完成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任务。二是加强对现有排水泵站、水利设施的管理,加强区域排涝泵站的统一排涝调度,确保排涝泵站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加强水库管理,严格控制水库的防限水位。目前小部分村镇管理的山塘水库被承包经营开发,不利于水库的管理,要逐步收回水库经营权。四是加强河涌管理,主干河涌管理要落实责任制,落实人员、经费,成立专业化管理队伍。村内支涌毛渠管理,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村来管理,村内毛渠的整治疏通由村来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养成不向河涌毛渠抛垃圾、不向河涌毛渠排放未经处理污水的习惯,使排涝设备能正常发挥效益。

同志们,防灾减灾工作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艰巨而光荣,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早让人民群众受惠,让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在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15:区纪委书记在“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腰铺镇召开“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现场会,主要是总结前期工作,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会前,我们实地参观了腰铺镇,以及梅铺村和腰铺社区的“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情况,他们的做法给我们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会上,各镇办汇报了6月份以来“阳光村务工

程”建设推进情况、特色做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从大家汇报的情况和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掌握的总体情况来看,全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能按照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工作态势良好,这与在座各位前一阶段辛苦工作是分不开的。刚才,文先同志通报了督查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的很好很全面,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按照文先同志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上还印发了省纪委、省监察厅等五家联合下发的《全省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工作验收标准》,希望大家认真对照文件要求补缺补差。各镇办的汇报材料也已经发给大家,希望能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在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汇报会上的讲话(通用17篇)(生态家(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个人励志感言(共16篇)(个人励志感言简短)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