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骨密度测量及相关研究分析(2)
2025-04-30
在本研究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病例中,骨质疏松患者约占总数的72.34%,另有11.45%的患者为骨量减少,说明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colles骨折的发生率。这个结论与Dias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骨质疏松的程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性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60岁,骨疏松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外伤后colles骨折的生率。在骨量下降初期,男、女性骨量丢失比例大致相当,每年约0.3%,但女性停经之后,每年增至2%~3.0%。女性在绝经期后20年间,总骨量丢达20%~30%。从研究中发现随绝经后时间加长,骨量丢失度逐渐减慢,到70岁前后,恢复到与男性相同的度。因此,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发生率远远高于男性,其外伤后colles骨折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根据本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基本与其它同类研究中相同。骨质疏松与年龄呈相关性。在70岁左右尤为严重,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治疗非常关键,尤其注意防止骨折的发生及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1]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3]郭世绂,罗先正,邱贵兴.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4]贺良,尹大庆,张权,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的治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3):226-2271.
[5]朱汉民.老年骨质疏松发生率及有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1990. 70 (5):248.
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骨密度测量及相关研究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