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改革现行课外基础医学实验活动实施,将实验室开放、年度实验竞赛、实验室基金、学生学术基金和教师课题等项目进行整合,以培养综合操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创新模式,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并作为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补充课内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课外实验;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3
在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与基础医学相关的各类实验活动。多年来课外此类活动项目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综合技能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分散独立、模式陈旧等问题也较为突出,难以适应医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重新认识和改革现行课外实验活动,将其纳入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对强化学生综合操作技能,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分析
(一)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的重要性
1.强化操作动手能力
操作动手能力,是评价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1],基础医学实验操作技术更是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由于医学课程任务较重,课堂时间安排较紧,加上目前的招生规模较大,大班上课为主,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要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单纯依靠实验课上的时间远远不够。而课外的实验活动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补充课堂实验不足的机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多次反复强化训练,提高实验操作水平,熟练应用操作技术。
2.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2],是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基础医学实验活动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通常科研实验是不包含在教学计划当中的,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业余时间,通过回顾文献,开展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种类实验,证明、发现并解决相关科学问题。通过课外科研性实验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使优秀的大学生在学术创新领域能够脱颖而出。
3.促进学风建设
医学专业大学生入学后首先面临基础医学的学习,部分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未能如愿、自制力不强等原因,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丧失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甚至沉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精神萎靡不振,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此时一个良好的课外实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帮助。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做实验、练技术,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端正专业思想,增加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促进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好转[3]。
4.提升综合素质
实际上,现代实验活动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人实验技术操作和科研实验项目,而是一种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实验操作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一种技术和能力的综合,实验项目更是一种团队成员的一种融合[4]。完成一个基础医学实验项目不仅涉及各项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环节,还涉及实验前后的资料查询、实验理论、材料准备、卫生安全、废物处理甚至动物保护,既需要较好的观察能力、文字处理与写作能力,还要求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开展好课外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课外实验活动是由大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许多学生将课外时间多用于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活动的时间并不多,课外实验活动实际上处在课外活动的边缘地位。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实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基础医学实验总认为与临床专业应用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不大,认为与专业学习无关,没有必要。从教师和管理部门的角度讲,对课外实验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不够,多看成是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行为,没有从学生培养的总体设计上去认识。
2.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的课外实验活动实际上涉及教务、学工、团委、科技、实验等多个部门,鉴于上述的不当认识,各部门在管理上也常常是顺其自然,独立运行,体制上条块分割、管理分散,专业化特征不够明显,没有从更高层面上进行横向协作和组织,造成办事效率较低[5]。另外,在课外实验活动的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完整系统的运行、评估与监测等管理规定,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体系。加上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实验活动的效果。
3.經费等投入不足
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的特点是耗时长、材料多、设备要求高,一是课外实验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教师要常常放弃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二是实验项目本身需要大量的动物、细胞、试剂及药物等物品,并涉及水、电及设备等成本。所以,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师资要求高的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常常制约了基础医学实验项目开展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师生的积极性。
二、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改革的探索
(一)有机整合课外实验活动项目
我校现有五类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项目,包括实验室开放、实验操作竞赛、实验室开放基金、学生学术基金和教师课题。按照培养目标将上述课外实验活动项目整合为二大类,一类以培养综合实验技能为主,包括实验室开放和年度实验竞赛项目;另一类以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为主,包括实验室基金、学术基金和教师课题项目,并将其固化在实验教学体系当中。这样,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便包含了独立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和课外实验项目二个部分(见下图),二者各有分工,相互协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使课外实验活动的运行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