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5)

2025-04-30

5、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针对常德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既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又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6、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适应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在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税费、土地、信贷等制度,增强农村活力: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鼓励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征用办法和合理补偿机制,推行征地项目补偿标准及安置方案听证会制度,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二是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落实涉农收费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三是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并村并组改革。采取发展集体经济、盘活资产资源、争取专项投入等综合措施,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着力解决基层组织运转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粮农直接补贴办法,落实粮食收购政策。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四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合作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五是农民组织体系改革。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帮助完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六是农村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信息服务体系,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下一篇:x镇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调查(驻村工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