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4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务预算报告(3)

2025-04-26

  5、深化财政改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财政改革更加完善。出台《市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开展项目库改革试点,规范挂靠机构和临时机构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管理得到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在市、区两级全面推开,公务卡改革试点效果良好,公务消费更加透明,资金使用更加安全;行政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向“深水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自管公房清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财政投融资项目建筑工程险等保险项目实行公开招标,事业单位“干管分离”深入推进,市区联动机制逐步形成。资金管理更加有效。大力控制行政成本,在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5%支援灾区的基础上,再压缩各部门项目支出5%;延长办公设备使用周期,合理调低市直党政机关办公设备配置标准;实行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集中托管,推动电子政务网整合,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财政监督更加有力。加强重大项目投资控制与监管,杜绝超标准、超概算、超范围建设;实施中介机构职业资格备案管理,健全治理商业贿赂长效工作机制;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约束采购专家和供应商行为,严肃查处采购代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建立健全涵盖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各位代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2009年我市财政预算任务完成良好,财政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年的财政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外需市场萎缩和结构性调整等诸多压力,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土地基金收入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财政收入增长空间极为有限,而为提振经济、扩大内需陆续出台的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在财政上呈现较大的减收效应;另一方面,刺激经济增长、加大民生保障、维护和谐稳定等刚性支出需求明显增多,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空前突出,增收节支任务十分繁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困难中奋勇前行。

  二、2010年预算草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2010年财政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财政平稳运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投资领域,优先改善民生,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增收节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制约,推动科学化管理,为厦门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按照上述工作思路,2010年预算的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一)全市财政收支预算

  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4,555,950万元,增长11.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444,308万元,增长11%;上划中央收入预算安排2,111,642万元,增长11.2%。

  地方级财政收入2,444,308万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329,389万元,减去体制上解省197,343万元和出口退税负担专项上解等支出129,443万元,全市财力2,446,911万元。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市支出预算安排2,446,911万元。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

  市本级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728,308万元,增长11.1%。市本级财政收入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329,389万元,减去体制上解省197,343万元和出口退税负担专项上解等支出129,443万元以及补助区级支出140,000万元,市本级财力1,590,911万元。相应安排市本级支出预算1,590,911万元,其中象屿保税区管委会支出预算17,500万元、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支出预算75,500万元,上述两个单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收支预算并入市本级报请人大审批。市本级收支预算具体编制如下:

下一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城管工作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