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首都文化建设的新突破。不断强化文化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北京特色的先进文化。
广大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有新的提高,科技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结硕果。北京成为优秀文化产品创造制作的中心,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心,各类杰出艺术和专业人才汇聚的中心,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进步的重要窗口。
——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关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努力实现首都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人口、资源、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左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住房、医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加强,生活品质大幅度提高。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行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工作生活环境更加完全稳定。首都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共同富裕的更高水平前进。
新世纪的头十年,是首都北京实施“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重要时期。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是新一届市委和全市各级党组织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
“新北京”,即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进而为实现第二、第三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奥运”,即全力做好举办奥运会的一切必备工作,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树雄心、立壮志,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
在首都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新的世纪,要敏锐地把握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筹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继续做好发展首都经济这篇大文章,增强北京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以信息化为先导,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加强“数字北京”、“数字奥运”工程建设,保持首都信息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培育环保、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软件、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基地,扶持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具有首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工业布局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和整体素质,突出发展具有首都优势的现代流通、现代金融、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保持第三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以六种农业为方向的现代农业和乡镇企业、郊区二三产业,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都市型郊区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以城市化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和提升城市中心区功能,强化边缘集团、卫星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加快城乡结合部和绿化隔离地区的建设,进一步优化首都城乡经济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